胡靓

作品数:7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主题:嗅觉嗅球微电极阵列气味识别传感技术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传感技术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岩矿测试》《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含膏盐建造铁矿床中磁铁矿LA-ICP-MS微量元素测定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6
《岩矿测试》2022年第4期564-574,共11页胡靓 张德贤 娄威 胡子奇 刘金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082,42030809)。
膏盐建造会影响成矿流体的氧逸度和成矿流体成分,表现在磁铁矿元素组成会发生变化,从而对铁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因此可以应用磁铁矿元素组成变化进行矿床类型划分和成因的厘定。膏盐建造广泛发育在新疆“帕米尔式”铁矿床和...
关键词:LA-ICP-MS 膏盐建造 磁铁矿 微量元素 “帕米尔式”铁矿 宁芜铁矿 
基于脑-机接口和嗅觉解码的仿生气味识别系统被引量:1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795-799,共5页董琪 秦臻 胡靓 庄柳静 张斌 王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20106002);高校博士点基金(20120101130011)
为了探讨利用生物嗅觉传感系统进行气味识别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的仿生气味识别系统。该系统利用大鼠嗅觉感受细胞作为气味敏感传感单元,使用16通道植入式微丝电极记录和分析具有气味刺激特征的嗅球僧帽细胞电位响应信号...
关键词:脑-机接口 气味识别 嗅球 嗅觉解码 
海马神经细胞网络传感器及其记录5-HT对网络活动的作用被引量:2
《传感技术学报》2015年第7期947-952,共6页胡靓 秦臻 王琴 李蓉 王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765);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20101130011)
海马神经网络活动在调节记忆和学习等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五羟色胺是调节此类行为的重要神经递质。目前,某些研究手段揭示了5-HT对海马神经元活动的作用,但是这些手段并没有直观展示海马神经元网络的电生理活动。因此,为了研究5-HT在...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 海马神经元网络 微电极阵列(MEA) 神经元网络活动 5羟色胺 网络振荡 
仿生嗅觉与味觉传感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4年第5期609-619,共11页秦臻 董琪 胡靓 HUANG Li-Quan HSIA Jimmy 王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61320106002);海外学者合作基金(31228008);高校博士点基金(20120101130011)
动物的化学感受系统具有惊人的能力,能够在极低的浓度下识别数千种分子结构各异的化学物质,其灵敏性、选择性和响应速度都远高于当前的人工识别系统。近年来,研究者致力于利用完善的天然分子识别机制,开发出一种与传统嗅觉/味觉传感器...
关键词:仿生 嗅觉 味觉 生物传感 化学传感 
基于小波变换的时频图建模及其在嗅觉场电位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4年第3期481-486,共6页董琪 胡靓 庄柳静 周俊 王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2700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120101130011)
快速有效地提取和比较不同神经信号中所含信息的相同和区别之处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时频建模方法。该方法用少量的半椭球模型来表征神经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的变化,克服了传统时频分析中背景干扰大、参数...
关键词:时频分析 局部场电位 嗅球 气味识别 小波变换 
基于微电极阵列的离体嗅球振荡信号识别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13年第19期1851-1854,共4页陈庆梅 董琪 胡靓 凌树才 尹一飞 刘清君 王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2700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0101130011)资助
为了研究嗅球各层的电生理特征,利用离体的嗅球切片与微电极阵列的耦合实现嗅球不同位置神经元自发响应的同步检测.结果显示,在嗅球切片的不同层具有不同频率的振荡,而频率的振荡主要出现在突触小球层.此外,信号包含负相、正相和双相的...
关键词:嗅球切片 体外信号振荡 识别 微电极阵列 
自组装技术在细胞传感器相容性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2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第2期345-350,共6页张威 胡靓 肖丽丹 胡朝颖 王平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725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0765)
为了提高细胞传感器表面的生物相容性并引导细胞定向定位生长,采用自组装单分子层(SAM)技术修饰细胞传感器表面,利用有机分子各官能团之间相互作用的范德华力层层组装成纳米尺寸薄膜,使电极测试区域吸引细胞,而背景区域排斥细胞,有效地...
关键词:细胞传感器 自组装单分子层(SAM) 表面处理 细胞电生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