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西希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修辞文体词语语义分析散文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学评论》《华中学术》《北方工业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essay”译名演变与中国散文的现代转型
《华中学术》2022年第2期97-108,共12页蔡西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岸现代中国散文学史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18ZDA264】的阶段性成果
文学概念的翻译是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中的重要环节。英文“essay”一词传入中国后,曾出现一名多译的混乱现象。从1919年的首次露面至新时期以来,“essay”一词的译名演变大致经历了诞生、杂语和确立三个时期,分别对应中国现代散文发展...
关键词:ESSAY 译名 演变 散文 现代转型 
古希腊罗马散文与西方随笔文体的诞生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22年第2期23-31,共9页蔡西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岸现代中国散文学史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8ZDA26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古典散文发展的重要时期,西方随笔作为散文的重要体式之一,是古希腊罗马对话体、书信体和历史散文杂糅的产物。学界普遍认为古希腊罗马散文对西方随笔产生过重要影响,对这一观点的具体展开值得更为详细地考察和呈...
关键词:西方随笔 文体史 柏拉图 西塞罗 普鲁塔克 
抒情传统、意识形态和民间想象--《与妻书》作为红色经典书信的生成被引量:3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79-84,共6页蔡西希 
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散文批评场域的构建与研究”(FJ2018JD005)。
书信散文作为散文的亚类,融合了书信的形式与散文的诗性。屡被语文教材收录、或以歌剧形式呈现和纪念的《与妻书》,作为家书有其典型性,但国内对《与妻书》作为红色经典书信的生成过程研究却阙如。以《与妻书》文本为研究对象,从书信的...
关键词:红色家书 经典化 书信形式 抒情传统 意识形态 
揭露与隐藏:蒙田随笔自我言说的修辞策略分析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112-117,140,共7页蔡西希 
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散文批评场域的构建与研究”(FJ2018JD005)。
西方随笔作为一种文类形式肇始于蒙田。蒙田随笔作为散文体式的分支,不但有着散文自我表现的特点,而且在修辞策略上呈现出其独特性:既"自我揭露",又"自我隐藏"。"自我揭露"主要通过对无序的思维和直接的身体感知经验描写来表现;"自我隐...
关键词:蒙田 自我揭露 自我隐藏 历史观 怀疑思想 
“草”语符意义生成探析——基于“草”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61-66,共6页蔡西希 
词语的意义不局限于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当某种文化语境参与进词语意义的生成时,文化义随之诞生。人的参与必然将其褒贬喜好投射其中。在语素"草"参构的词语的语义中体现了国人鲜明的或褒或贬的情感态度。含有"贬斥"意味的"草"词语比喻...
关键词:“草”词语 语义分析 褒草 贬草 认知 
袁枚《随园诗话》中的修辞观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年第3期94-95,共2页蔡西希 
《随园诗话》是清代袁枚的一部有深远影响的力作,书中论及与诗相关的各个方面。《随园诗话》是袁枚标举"性灵说"的主战场,在信笔拈来的"随性"中完成了论诗、选诗和叙事,同时不乏其零散的修辞观。本文主要从《随园诗话》中有关文体、语...
关键词:随园诗话 文体 语言现象 修辞 
白先勇《谪仙怨》修辞解读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第3期105-106,共2页蔡西希 
台湾当代作家中,白先勇是比较突出的一位。他对小说的创作情有独钟,尝试过不同样式的小说,他的许多小说都被搬上了银幕。夏志清先生曾评价他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奇才"。
关键词:白先勇 短篇小说 解读 修辞 谪仙 当代作家 当代中国 夏志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