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云峰

作品数:6被引量:2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增益软X光激光饱和增益X射线激光更多>>
发文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计算物理》《光学学报》《强激光与粒子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强场下的Li-like氖复合机制X光激光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计算物理》1996年第4期454-458,共5页邵云峰 Rose.,SJ 
论述了隧道电离和阈上电离加热过程。并把此二过程加到一个nonLTE平均原子模型,用此模型来研究强场下光致电离类锂氖复合机制X射线激光。计算结果表明,当驱动激光脉冲为100fs、波长为0248μm、功率密度为2×1...
关键词:隧道电离 复合机制 X射线激光 
“双靶对接”类氖锗X光激光高增益实验结果的数值模拟
《计算物理》1992年第A01期636-636,共1页张国平 盛家田 杨明伦 张覃鑫 邵云峰 
90年4、5月,我们在神光装置上实现了“双靶对接”类氖锗X光激光的高增益,增益长度积达到15左右。为了分析实验结果和为下一轮的实验进行理论设计,我们编制了模拟X光激光在等离子体增益区中传播放大规律的XBY程序,和JB19程序、ALPHA程序...
关键词:激光技术 X光激光 增益 数值模拟 
“四靶串接”类氖锗软X光激光趋向饱和增益的理论研究被引量:6
《强激光与粒子束》1992年第4期521-530,共10页张国平 盛家田 杨明伦 张覃鑫 邵云峰 彭惠民 贺贤土 于敏 
国家高技术计划激光技术领域资助。
介绍了“四靶串接”设计思想,继对接方式之后,又提出了顺接方式来提高X光激光增益,使四靶总长度达到5.6cm。我们研制了程序系列来模拟这一实验,直接给出测点处的X光激光的强度。先用上轮“双靶对接”实验结果检验我们的程序系列,使得23....
关键词:饱和 增益 四靶串接 X射线激光  
类氖锗等离子体中软X激光饱和增益实验研究被引量:2
《光学学报》1991年第12期1135-1136,共2页王世绩 顾援 周关林 倪元龙 余松玉 傅思祖 毛楚生 陶祖聪 陈万年 林尊琪 范滇元 张国平 盛家田 张覃鑫 杨明伦 彭惠民 邵云峰 贺贤土 
国家高技术激光领域项目
进入“冰窗”波段和获得饱和增益输出是当前实验室研究X激光的目标。考察X激光输出的强度随靶长的变化规律,是判断是否达到饱和增益的重要依据,但必须排除折射等因素造成的假像。为了校正折射等的影响,我们曾经提出并实施了“双靶对接...
关键词:类氖锗 等离子体 软X激光 增益 
“双靶对接”高增益类Ne锗软X光激光实验研究被引量:5
《中国科学(A辑)》1991年第2期151-160,共10页王世绩 顾援 傅思祖 周关林 余松玉 倪元龙 吴江 韩国强 周正良 万炳根 陶祖聪 彭惠民 盛家田 张覃鑫 邵云峰 张国平 林尊琪 王树森 陈万年 范滇元 
本文采用新颖的“双靶对接”技术,利用强度~1.2×10^(13)W/cm^2,波长1.053μm,脉宽~1ns的两路激光线聚焦辐照平面厚锗双靶,观察到波长为19.6,23.2,23.6,24.7和28.6nm的5根类Ne锗3p-3s跃迁谱线的放大。波长为23.2和23.6nm的谱线,增益...
关键词:X光谱光 类Ne锗 双靶对接 高增益 
电子碰撞激发产生软X光激光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3
《强激光与粒子束》1990年第3期298-310,共13页张国平 盛家田 彭惠民 邵云峰 
用一维非平衡辐射流体力学程序JB19对激光照射Au、Se、Ge、Cu等靶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形成的等离子体状态做了详细描述。计算表明只要选取适当的激光介质(包括材料、形状和结构)和相匹配的激光条件就可以得到产生粒子数反转和激光增益...
关键词:电子 碰撞 激发 软X光 激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