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媛

作品数:32被引量:7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知识分子媒介形象传媒隔板《人民日报》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爱好者(下半月)》《现代商贸工业》《新闻前哨》《传媒观察》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独立学院“校媒合作”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基本路径研究
《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11期5-6,共2页陈媛媛 吕映雪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教研项目"独立学院校媒合作培养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的研究与实践"(2016J21)阶段性成果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落后于媒体实践,当下新媒体环境中新闻生产流程和传播机制产生巨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新的困局。从校媒合作的视角探讨独立学院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积极利用传媒资源,与媒体保持密切沟通,通...
关键词:独立学院 校媒合作 培养途径 
数字化背景下跨学科培养数据新闻人才的途径探索被引量:4
《新闻知识》2017年第5期66-68,共3页陈媛媛 
2016年湖北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数字技术背景下学科交叉培养数据新闻人才的研究与实践"(2016369);湖北经济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4024);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教研项目"独立学院校媒合作培养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的研究与实践"(2016J21)阶段性成果
数据新闻人才成为当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当前数据新闻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数据新闻人才的基本思路,包括文理交叉人才招录方式改革、多学科专业背景支撑、循序渐进课程体系搭建、复合型师...
关键词:数据新闻人才 复合型 跨学科 
个人微信公众号的定位策略和文本表达——以自媒体“咪蒙”为例被引量:5
《青年记者》2017年第5期73-74,共2页陈媛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新媒体事件中知识精英的话语介入与舆论引导研究"(编号:14YJC860003)阶段性成果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已经成为新媒体传播核心渠道。2016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上线4周年,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到8.06亿,微信公众号总数已超过1000万个,每天用户访问次数超过30亿。①微信阅读成为移动...
关键词:定位策略 自媒体 公众 文本 个人 阅读方式 互联网时代 媒体传播 
知识精英的网络化生存与公共表达
《传媒观察》2016年第9期35-37,共3页陈媛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新媒体事件中知识精英的话语介入与舆论引导研究"<14YJC860003>
新媒体时代,知识精英如何介入公共领域?本文探讨了知识精英的文化传统、新媒体时代知识精英的网络化生存状态、新媒体语境下知识精英的公共表达,分析了新媒体空间知识精英的表达方式倾向于"外向型网络表达",其网络意见领袖地位日益突出...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知识精英 网络化 生存公共表达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挑战、变革与发展被引量:3
《新闻知识》2015年第10期87-89,共3页陈媛媛 
湖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项目"独立学院校媒合作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探索与实践"项目支持;湖北经济学院2015年省级新兴战略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新闻学(传媒产业管理)项目支持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需求发生转向,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跨学科新型传媒人才成为现实需要。本文提出从树立媒介融合的教学理念、更强调传播科技、科学精神的教学内容;开展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改革;推动理论与实践"融合型""双师型"...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闻教育 变革发展 
新媒体时代应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新闻前哨》2014年第10X期40-41,共2页陈媛媛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新媒体事件中知识精英的话语介入与舆论引导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YJC86000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体系,新媒体时代舆论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发布主体走向多元化。本文提出针对社会现实需要,提出不仅要加强新闻工作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更应该将普及和教育的对象扩大化,紧密...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素养 
我问故我在:柴静采访理念解析被引量:2
《今传媒》2014年第1期116-117,共2页陈媛媛 
湖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项目教学法在新闻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2011B07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柴静作为中央电视台最受人关注的记者型主持人之一,在多年的记者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采访经验,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采访风格和采访理念。本文初步总结了她对采访的基本观念和思想,以启示更多的青年记者如何迈入新闻殿堂。
关键词:访问 人文关怀 新闻旨趣 
“置身事外”抑或“全情投入”——以闾丘露薇和柴静的采访方式为例被引量:1
《青年记者》2013年第09Z期37-38,共2页陈媛媛 
湖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项目教学法在新闻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1B079)阶段性成果
年初,央视知名记者柴静讲述十年记者历程的随笔集《看见》受到市场热捧,100多万册的销售量被称作出版界的"泰囧奇迹"。因为新书热卖,她的采访风格、采访方式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凤凰卫视知名记者闾丘露薇发表长篇微博《说说电视记者这行...
关键词:柴静 采访方式 电视新闻 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改革 新闻价值 《新闻调查》 随笔集 电视深度报道 电视机构 
我问故我在:柴静采访理念解析
《现代视听》2013年第9期76-78,共3页陈媛媛 
湖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项目教学法在新闻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1B079)阶段性成果
柴静作为中央电视台最受人关注的记者型主持人之一,在多年的记者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采访经验,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采访风格和采访理念。本文初步总结了她对采访的基本观念和思想,以启示更多的青年记者如何迈入新闻殿堂。
关键词:访问 人文关怀 新闻旨趣 
我国主流媒介中武汉形象的框架分析——以《人民日报》(2006—2012)的报道为例被引量:2
《采写编》2013年第5期18-20,共3页陈媛媛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发展视域中的湖北媒体形象研究"(项目编号2011jytq041);湖北经济学院2011年青年科研项目"文化视角下城市媒介形象的形成与变迁-以武汉为例"(项目编号XJ201108)阶段性成果
作为华中重镇的武汉是一座有着35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经凭借张之洞开创的近代工业跻身一流城市之列,被称为“东方芝加哥”,铸就“大武汉”的辉煌。建国后武汉一度独领风骚,但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武汉在...
关键词:《人民日报》 媒介形象 主流媒介 武汉 框架分析 中国近现代历史 文化名城 城市地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