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罡

作品数:21被引量:24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监测仪大气气溶胶能见度PM2.5气溶胶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科学学报》《世界环境》《中国环境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运城市某家具制造厂VOCs排放特征及环境影响分析
《环境化学》2024年第6期2025-2035,共11页陈凯涛 谷欣 蔡敏 赵唯丞 王伯轩 杨皓然 陈楚昭 茹晓宁 刘新罡 李杏茹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DQGG202110)资助.
为研究汾渭平原运城市家具制造业VOCs排放特征,选取运城市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家具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MS/FID),采用外标法定量分析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排放特征,并估算了其臭氧生成潜势(O...
关键词:VOC源谱特征 汾渭平原 家具制造业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 
汾渭平原非采暖期和采暖期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对SOA的生成潜势:以运城市为例被引量:3
《环境科学研究》2024年第4期708-718,共11页唐泽雨 古国红 桂张玲 张欢 阴世杰 闫风雨 刘新罡 刘腾飞 李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3YFC3709500);“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项目(No.2211300002)。
为探究汾渭平原非采暖期和采暖期大气环境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差异及对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的影响因素,本文以运城市为例在城区站点开展了为期5个月(2021年9月−2022年1月)的小时分辨率VOCs连续在线观测实验,采用PMF(Probab...
关键词:VOCs 采暖期 来源解析 气象和排放因素 SOA生成潜势(SOAP) 
海陆风对秦皇岛空气质量和颗粒物组分的影响
《四川环境》2024年第2期14-22,共9页侯冬利 张翔 刘亚非 刘新罡 赵江伟 王建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0214200);科技部资助项目(DQGG202110);LAPC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APC-KF-2023-06)。
为研究海陆风对秦皇岛市大气污染影响,基于气象和大气污染物观测数据,利用后向轨迹和气溶胶激光雷达研究了海陆风和非海陆风天气条件下颗粒物在水平传输和垂直输送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高浓度的PM_(2.5)和O_(3)主要对应西南风向。...
关键词:海陆风 空气质量 后向轨迹 激光雷达 秦皇岛 
运城市夏季O_(3)污染天及清洁天VOCs特征差异及来源解析被引量:4
《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第3期247-259,共13页翟瑞晓 李晓航 张思青 张晨 闫风雨 刘新罡 刘腾飞 李斌 
运城市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综合解决方案研究项目(No.2211300002)。
利用2021年6月1日—8月31日运城市水厂站点提供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数据(O_(3)、PM_(2.5)、PM_(10)、NO、NO_(2)、CO、SO_(2))、气象参数及TVOCs和VOCs各物种浓度值,对运城市夏季空气质量整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O_(3)污染天和清洁...
关键词:臭氧污染 VOCS 二次转化 来源解析 运城市 
运城市四季VOCs特征、来源及臭氧形成敏感物种被引量:7
《环境科学》2024年第2期678-688,共11页阴世杰 刘新罡 刘亚非 李晨露 张晨 张欢 王正 程强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DQGG202110)。
基于2021年运城市城区站点全年VOCs观测数据,对运城市四季VOCs体积分数、组分特征、来源及臭氧形成敏感物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城市城区φ(VOCs)年均值为(32.1±24.2)×10^(-9),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四季φ(VOCs)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冬季...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VOCs) 来源解析 臭氧敏感性 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 运城 
基于精细化数值模拟的汾渭平原大气自净能力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2023年第7期286-297,共12页张思青 张自银 刘新罡 李晨露 刘亚非 张欢 王正 程强 李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91544221,41975168);科技部项目(No.2016YFC0202004)。
汾渭平原作为大气污染防控的重点区域之一,精确认识其大气环境自净能力特征对科学制定防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WRF模式开展的精细化数值模拟试验,本研究定量化探讨了汾渭平原地区PM_(2.5)的大气自净能力及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汾渭平...
关键词:汾渭平原 WRF模式 大气自净能力 PM2.5 
运城市区夏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19
《环境科学》2022年第6期2979-2986,共8页温肖宇 赵文婷 罗淑贞 张强 王妘涛 马俊杰 刘新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SQ2019YFC020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807342);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DQGG-05-32)。
基于2020年6~8月运城市区VOCs、O_(3)和NO_(2)的在线监测数据,分析了运城市区夏季VOCs的污染特征,同时使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确定了其主要排放源,并通过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MIR)和气溶胶生成系数法(FAC)对VOCs的化学反应活性进行...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VOCs) 污染特征 源解析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_(p)) 
运城秋冬季大气细粒子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16
《环境科学》2021年第4期1626-1635,共10页赵清 李杏茹 王国选 张兰 杨阳 刘水桥 孙宁宁 黄禹 雷文凯 刘新罡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DQGG-05-32)。
为研究运城市秋冬季细颗粒物(PM_(2.5))的化学组成特征和污染来源贡献,于2018年10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利用四通道小流量颗粒物采样器在运城市对大气PM_(2.5)样品进行了连续采集.主要对水溶性离子、元素碳、有机碳和金属元素等化学成...
关键词:细粒子 质量浓度 化学成分 质量重构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在我国环境领域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0年第3期93-96,共4页刘亚非 马德彭 刘新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544221);科技部项目(2016YFC0202004)。
环境系统属于复杂系统,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考虑到了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对系统演化的重要贡献,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阐明了环境系统和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梳理了CAS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特色,主要...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环境系统 水土资源优化配置 城市规划 研究进展 
首都国际机场航空器排放清单的计算分析被引量:12
《中国环境科学》2018年第12期4469-4475,共7页李杰 赵志奇 刘新罡 周晓宁 王凯 张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671237);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60798)
基于微脉冲激光雷达提取的混合层高度与首都机场的实际运行数据,采用美国EPA方法,更准确的估算了2016年首都国际机场航空器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在航空器起飞着陆(LTO)循环排放的各种污染物中,NO_x和CO排放量最多,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3.3%和...
关键词:首都国际机场 航空器排放 大气污染 排放清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