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祥久

作品数:13被引量:7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玉米玉米自交系配合力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农业科学》《种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玉米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玉米新品种辽单1305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被引量:1
《种子》2017年第10期105-107,共3页白石 刘祥久 刘志新 马宇光 高长建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33);玉米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20142010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12;2012BAD04B03;2013BAD07B03)
辽单1305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是以自选系辽47029为母本,自选系辽46687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12—2013年参加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品种比较试验,2015—2016年参加辽宁省玉米高密晚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
关键词:玉米 杂交种 辽单1305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北方低温区规模化沼气生产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8期4634-4636,共3页马骏 李会 崔薇薇 刘祥久 杨涛 
自然条件下的产甲烷生物菌种难以适应我国北方寒冷低温条件,使得沼气生产工艺难以满足连续、高产、高转化率的要求。通过对低温适应菌群的筛选和新型规模化沼气生产工艺及产气装置的研究,旨在实现北方冬季条件下连续、高效的产气。
关键词:甲烷菌 沼气生产工艺 低温 
玉米抗大斑病Ht基因有效SSR标记的筛选被引量:7
《玉米科学》2011年第1期48-51,55,共5页王贺 姜敏 刘欣芳 马骏 王和君 王春语 刘祥久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8ZX08003);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2110)
以含有不同抗大斑病基因的鉴别寄主近等基因系为试材,选用分别位于Ht1、Ht2、Ht3、HtN附近的SSR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筛选到Ht1基因有效标记4对,Ht2基因有效标记7对,Ht3基因和HtN基因位点均没有检测到有效标记。
关键词:玉米 近等基因系 Ht基因 SSR标记 
利用EMS诱发玉米性状变异的效果被引量:8
《杂粮作物》2010年第2期88-90,共3页刘祥久 刘晓丽 
用含有不同浓度甲基磺酸乙酯(EMS)的石蜡油溶液处理5个玉米自交系的成熟花粉,处理后代采系谱法种植;在后代群体中筛选各种有利用价值的变异性状。本试验得出:经EMS处理的试材,M1代表现出来的叶色变异,并不能真实遗传。在诱变后代选择生...
关键词:玉米 甲基磺酸乙酯(EMS) 花粉诱变 突变体 
用开苞导入法将抗旱耐盐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杂粮作物》2005年第3期134-135,共2页刘祥久 姜敏 张喜华 杨立国 郭延玲 郝楠 
2003年夏季利用开苞导入法经花粉管通道,将抗旱耐盐基因HVA1和碱蓬、芦苇的DNA导入到稳定的玉米自交系中,获得2096粒种子,2003年冬至2004年夏,通过苗期反复干旱法及田间标记性状抗旱鉴定,对后代材料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应...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 导入法 基因导入 2003年夏季 花粉管通道 DNA导入 2004年 耐盐基因 抗旱鉴定 标记性状 反复干旱 总DNA 抗旱性状 目的基因 抗旱育种 新资源 种子 田间 苗期 后代 种质 
国内部分玉米自交系植株形态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玉米科学》2005年第1期19-21,共3页张丽颖 刘祥久 张喜华 
以分属四大杂种优势群的8个典型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28个双列杂交组合(不含反交)为试材,对玉米植株形态性状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穗位、雄穗分枝数、穗上叶数、全株绿叶数、全株叶数、穗上叶距、穗上第1叶夹角、...
关键词:玉米 形态性状 配合力 产量性状 
玉米品质性状配合力研究被引量:14
《杂粮作物》2004年第5期258-260,共3页刘祥久 姜敏 李哲 刘静 石清琢 高长健 
以分属四大杂种优势群的8个典型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28个双列杂交组合(不含反交)为试材,对玉米自交系及杂交一代产量与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脂肪含量、淀粉含量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而蛋白质含量受基因加性效应...
关键词:玉米 品质性状 配合力 
不同优势群玉米自交系的组配模式被引量:1
《辽宁农业科学》2004年第5期22-24,共3页姜敏 刘祥久 刘静 高长健 
以分属四大杂种优势群的8个典型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28个双列杂交组合(不含反交)为试材,对不同优势群玉米自交系组配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群间自交系所形成的杂优模式中各性状超中优势差异很大。对单株产量、穗长、穗粗、行...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组配模势 
不同玉米自交系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被引量:13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170-172,共3页姜敏 周艳明 刘祥久 王金君 
采用8个典型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28个双列杂交组合(不含反交)为试材,对玉米自交系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分含量、淀粉含量的狭义遗传力与广义遗传力差异较小,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可以在早代进...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品质性状 遗传特性 产量性状 相关性 
玉米子粒容重的遗传分析被引量:8
《玉米科学》2004年第3期40-42,共3页赵延明 姜敏 刘祥久 王国宏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488);辽宁省科委科技攻关项目(2001201001)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性状遗传模型,对玉米子粒容重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子粒容重遗传表达主要受胚乳基因效应(VAe+VDe)、胚基因效应(VAo+VDo)所控制,其中三倍体胚乳基因效应占重要地位。基因型×环境互作表现...
关键词:玉米 子粒容重 遗传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