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虹岑

作品数:28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专访记者首席记者周刊小人物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传媒评论》《新闻界》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想让更多人的价值观回归理性和逻辑——专访广东卫视《佳访》制片人李佳佳
《新闻界》2015年第8期2-9,共8页张志安 刘虹岑 
本文受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媒体融合发展研究”智库资助
个人简介李佳佳,广东卫视深度专访栏目《佳访》制片人、主持人,新浪财经专栏作者。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科学计算与计算机应用系,2003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曾任复旦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并被评为上海市“优...
关键词:广东卫视 制片人 李佳 专访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价值观 逻辑 理性 
创业实现了当年我做记者的社会理想——专访《南方都市报》原首席记者姜英爽
《新闻界》2015年第6期2-9,共8页张志安 刘虹岑 
本文受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媒体融合发展研究”智库资助
访谈实录『不是我选择了创业的项目,而是创业的项目选择了我』张志安、刘虹岑(以下简称“张&刘”):为什么会想要做“大米和小米”这个项目?这个想法是何时萌生的?姜英爽:其实我在《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报社)做首席记者...
关键词:《南方都市报》 首席记者 社会理想 创业 专访 2009年 项目选择 发育障碍 
记者要克制审慎地自我表达——专访《南方周末》资深记者鞠靖被引量:1
《新闻界》2015年第4期2-10,共9页张志安 刘虹岑 
本文受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媒体融合发展研究”智库资助
个人简介 鞠靖,《南方周末》资深记者,曾任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2009年入选Asia Journalism Fellowship,2014年华媒“卓越记者驻校计划”驻校记者。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2005年进入《南方周末》担任记者、编辑至...
关键词:《南方周末》 记者 自我表达 专访 南京大学 时政新闻报道 2009年 个人简介 
独立思考的前提是有知识充盈的头脑——专访《三联生活周刊》特约撰稿人袁越
《新闻界》2015年第2期2-8,18,共8页张志安 刘虹岑 
本文受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媒体融合发展研究”智库资助
张志安、刘虹岑(以下简称“张&刘”):你最近出了新书《人造恐慌:转基因全球实地考察》。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转基因这个话题的?袁越:2005年我回国之后看到国内有关于转基因的争论,但当时我觉得这个问题太专业了,对于普通读...
关键词:《三联生活周刊》 特约撰稿人 专访 知识 2007年 转基因 普通读者 张志安 
新闻是有激情的人干的——专访财新传媒首席调查记者王和岩
《新闻界》2014年第18期2-8,21,共8页张志安 刘虹岑 
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从业者"(17000-3281301)
个人简介王和岩,财新传媒首席调查记者,曾任《财经》杂志记者。代表作品《李庄案大转折》、《调查刘志军》、《西藏农行窝案》、谷俊山系列报道。2010年“三鹿奶粉大审判”报道。获得首届中国金融与财经媒体论坛“学院奖”优秀财经新...
关键词:调查记者 新闻作品 新传媒 《财经》杂志 专访 激情 “免费午餐” 代表作品 
我对广阔世界的好奇心多过对人的好奇心——专访《南方人物周刊》主笔杨潇
《新闻界》2014年第14期2-9,共8页张志安 刘虹岑 
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从业者"项目(17000-3281301)
访谈实录 [理解一个人的弱点,会帮我把这个人刻画得更全面] 张志安、刘虹岑(以下简称“张&刘”):《南方人物周刊》既报道小人物,又在精英路线上行走。封面人物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关键词:《南方人物周刊》 好奇心 主笔 专访 世界 人物选择 张志安 小人物 
带给读者更多知识而不仅仅是资讯——专访资深财经媒体人、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张华
《新闻界》2014年第12期2-9,共8页张志安 刘虹岑 
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从业者"(170003281301)
个人简介张华,笔名东方愚,资深财经媒体人、少年商学院(YouthMBA)创始人、西柚教育CEO。曾供职于《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彭博iBloomberg,长期致力于中国富豪生态和财富变迁的报道与研究。著有《胡润百富榜:中国富豪这十年...
关键词:财经媒体 创始人 商学院 张华 少年 专访 资讯 知识 
为读者提供多元的视角和稀缺的事实--专访纽约时报中文网执行总编辑曹海丽被引量:1
《新闻界》2014年第20期2-8,共7页张志安 刘虹岑 
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从业者”(17000-3281301)
张志安、刘虹岑(以下简称“张&刘”):纽约时报中文网在2012年6月28日上线。在这之前,英国《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国际性知名媒体都已经开设了中文网站,并吸引了相当数量的中国读者。为什么纽约时报中文网到2012年才上线...
关键词:纽约时报 中文网站 中国读者 总编辑 《华尔街日报》 专访 《金融时报》 人员配备 
新媒体时代也要用双腿丈量新闻——专访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首席记者宣克炅
《新闻界》2014年第24期2-10,共9页张志安 刘虹岑 
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从业者”(17000-3281301)
宣克炅:当时我们打算做《小宣说》这个版块,放到新闻综合频道《上海早晨》节目里,原因之一是基于我十多年新闻工作的业绩和经验,我个人对新闻理解的提升、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观察使得我能够将新闻进行上下串接和深度分析,并且在...
关键词:新闻中心 广播电视台 新媒体时代 首席记者 上海 专访 新闻综合频道 新闻工作 
新媒体时代变化最大的是记者的心态~1)——专访《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王星被引量:1
《新闻界》2014年第16期2-8,20,共8页张志安 刘虹岑 
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从业者"项目(17000-3281301)
张志安、刘虹岑(以下简称“张&刘”):2013年你开始在网易写“坏新闻”这个专栏,当时为什么要办这个专栏?
关键词:《南方都市报》 首席记者 新媒体时代 专访 心态 张志安 专栏 新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