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华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发展观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过渡时期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社会毛泽东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社会主义研究》《世纪桥》《毛泽东思想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发展观对西方发展观的超越被引量:1
《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23-27,共5页潘利红 周新华 
西方发展观了经历经济发展观、社会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人类发展观的变迁阶段。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发展观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社会、经济...
关键词: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 西方发展观 超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历史变迁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187-189,共3页潘利红 周新华 
2004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课题的成果之一;编号04GA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经历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观、传统社会主义发展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发展观的变迁反映了中国独特的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的艰难和曲折,...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观 历史变迁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史轨迹被引量: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133-138,共6页周新华 尹斌 潘利红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还是改革开放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以及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等,都...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轨迹 
简析共产党关于中国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变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1-2,共2页周新华 
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的思想和策略具有密切的历史联系,虽然侧重点各不相同,认识程度也有差别,但都是全面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思想来源,是"科学发展观"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发展观 历史演变 
浅析邓小平的两个文明“协调”发展观的基本特点
《世纪桥》2007年第2期13-14,共2页周新华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现是我们党以邓小平同志为棱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基本发展理念。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现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作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该发展观既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光辉,又具...
关键词:邓小平 两个文明 协调发展观 基本特点 
论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及创新被引量:1
《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5期55-57,共3页周新华 潘利红 李韬 
广东省社科共建课题(编号:04GA01)"西方发展观与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发展观比较研究"的研究成果
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分别介绍和分析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创新之处。从中可以发现,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既有与我们党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一脉相承的一面,同时又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第三代领导集体 发展观 基本内涵 创新 
毛泽东、刘少奇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在酝酿前后的探索被引量:1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年第6期79-83,共5页周新华 鲜于浩 潘利红 
毛泽东、刘少奇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酝酿前对新中国的未来之途的认知是基本一致的 ,即新中国先要建设一段新民主主义社会 ,不要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把工业化作为进入社会主义的一道重要门槛。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逐步酝酿 ,标志着中...
关键词:毛泽东 刘少奇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 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社会 农业合作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