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利红

作品数:37被引量:6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发展观毛泽东中国共产党村民自治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行政学院学报》《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毛泽东思想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农业科教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叶剑英与赣州会议
《岭南文史》2024年第5期1-6,共6页潘利红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叶剑英奉命到赣州主持召开商讨解放华南及建设广东的一系列会议,史称“赣州会议”。叶剑英在赣州会议上主持制订的解放华南作战方案及提出的一系列符合广东实际的方针政策,对华南的解放和广东的各项工作具有关...
关键词:叶剑英 赣州会议 解放广东 
乡村协商治理新理路——以Z镇“村民议事厅”的实践为例被引量:2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76-81,共6页陈泳诗 潘利红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中国乡村基层协商民主体系建构及保障机制研究”(18BKS094)阶段性成果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多地努力探索提升政治参与的协商民主新形式,其中广东省Z镇"村民议事厅"作为一种乡村协商治理创新的实践形式,实现了村民利益诉求的有效表达,促进了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未来破解"村民议事厅"主体性、共识性、制...
关键词:乡村协商民主 基层治理 乡村振兴 
乡村宜居环境“多元共治”的实践困境与对策——以广东省新兴县“三清三拆三整治”为例被引量:2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93-96,共4页潘利红 陈泳诗 邓晓华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中国乡村基层协商民主体系构建与保障机制研究”(18KBS094)阶段性成果
乡村宜居环境治理是当前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2018年以来,广东省全面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乡村宜居环境治理行动,政府、企业、村民及乡贤理事会共同参与,其中,政府是"主导者"、企业是"守护者"、...
关键词:多元共治 乡村宜居 三清三拆三整治 
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沟”效应被引量:4
《高教探索》2016年第12期124-128,共5页林可 潘利红 
广东省2015年德育创新项目"日常生活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2015DYZZ015);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共建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机制研究"(20160618378)研究成果之一
"知识沟"理论在信息代时代发展到"数字鸿沟"理论,主要是由互联网接入、使用差异造成的。新媒体技术是拉大"知识沟"现象的主要变量。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新媒体成长的一代,其价值观的形成、认同深深烙上新媒体的痕迹。由于新媒体信息繁杂...
关键词:知识沟 新媒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农林院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构建研究被引量: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年第3期20-25,共6页潘利红 黄文勇 林可 
中华农业科教基金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建设与研究"(编号:NKJ201202014)的最终成果;2013年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亨课建设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成果之一
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马工程")编写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经过多年的教研实践,在"马工程"编写的思政课教材基础上,形成了符合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实际的...
关键词:“马工程” “思政课教材” 教学内容 构建研究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贡献述论被引量:2
《理论导刊》2014年第12期69-71,共3页潘利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开创性理论贡献,突出体现在:重新恢复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理论贡献 实事求是 “南方谈话” 
校园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被引量:3
《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第2期84-87,共4页黄文勇 潘利红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难点之一。"05"新方案实施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华南农业大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理...
关键词:学生社团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模式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被引量:1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8期38-40,共3页潘利红 袁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研究"(项目批准号:GD10CMK04)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构,讨论和决定党的重大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了6次全国代表大会,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面临的形势不同,其内容、使命、任务的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建设和发...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研究综述被引量:1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2期171-172,177,共3页黄文勇 潘利红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和一项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需要。近年来,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涉及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传统文化 中国化 结合 综述 
论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与马克思主文中国化被引量:3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72-75,共4页潘利红 黄文勇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GD10CMK04)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光辉历程中先后召开了17次全国代表大会,解决了事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全国代表大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