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民

作品数:18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滨州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麦套玉米土壤含水量小麦高产小麦生长发育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玉米科学》《安徽农学通报》《小麦研究》《安徽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前茬小麦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玉米科学》2012年第4期110-113,共4页张保民 费聿萍 王学锋 张黎黎 张子岭 王法宏 
农业部小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nycytc-03);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项目(3-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2A09);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基金;青年科研基金(2007YQH040)
2009年采用大区试验,在前茬小麦免耕和耕作方式下,自然条件下对夏玉米田进行土壤含水量变化及夏玉米产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夏玉米整个生育期降雨量为339.5 mm,前茬小麦两种耕作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土层的土壤平均含水量都在13%以...
关键词:夏玉米 自然条件 耕作方式 土壤含水量 产量 
前茬小麦免耕和耕作对夏大豆田土壤含水量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大豆科学》2010年第6期967-970,共4页张保民 徐晓丽 王锋 刘锋 王法宏 
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nycytc-03)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2A09)资助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项目(3-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2007YQH040)资助项目
研究了前茬小麦免耕和耕作2种方式对夏大豆田土壤含水量变化、夏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茬小麦免耕的全生育期0-20 cm的土壤平均含水量比耕作低1.06%,差异不显著;而前茬小麦免耕的20-40 cm、40-60 cm和60-80 cm土壤平...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 前茬免耕 前茬耕作 夏大豆 
免耕与耕作对旱作麦地土壤含水量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3期326-329,共4页张保民 王锋 刘锋 王法宏 
农业部小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nycytc-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A09);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项目(3-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基金;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2007YQH040)
在旱作条件下,对免耕与耕作麦地土壤含水量变化的研究,在小麦整个生育期降雨量为128.17mm的情况下,只要在冬小麦关键的需水高峰期,有相应的有效降水,使土壤不出现干层,土壤含水量能够满足小麦生长的需要,是能够取得7000kg/hm2以上产量的...
关键词:旱作 免耕 耕作 土壤含水量 小麦产量 
钾素用量对砂质潮土养分含量及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河南农业科学》2010年第3期37-40,共4页张保民 韩咏 张志峰 程庆荣 王彩霞 王法宏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2A09);农业部小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nycytc-03);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项目(3-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基金;青年科研基金(2007YQH040)
在砂质潮土上进行了一次性基施不同用量K2O(不施钾肥、93.75kg/hm2、187.50kg/hm2、281.25kg/hm2、375.00kg/hm2、562.50kg/hm2)试验,研究其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量在0.00~375.00kg/hm2的范围内,随...
关键词:冬小麦 砂质潮土 钾肥 产量 土壤养分平衡 
麦套玉米与单作玉米的生物学性状差异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第3期535-538,共4页张保民 韩咏 付在秋 张志峰 程庆荣 王彩霞 王法宏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A09-JS01)
研究了不同播期麦套玉米与单作玉米在生物学性状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共生期间,不同播期单作玉米的展开叶数、次生根数、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均高于麦套玉米,可见叶、种子根、株高不尽一致;麦套玉米由于小麦的遮阴,比同期播种的单作玉米...
关键词:麦套玉米 单作玉米 播期 单株性状 生育期 产量 
麦田不同时间套种对玉米生态环境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玉米科学》2008年第5期93-97,共5页张保民 王法宏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6BAD02A09-JS01)
研究了麦田不同时间套种对玉米生态环境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热、水资源的竞争是造成玉米苗弱、迟发的主要原因,其中光照不足尤为主要。小麦、玉米共生期,套种时间越早,玉米苗冠层光照强度越强,土壤日平均温度越低,有效...
关键词:玉米 麦田套种 生态环境 生长发育 
麦田套种对玉米环境因子及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4期495-500,共6页张保民 张黎黎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点项目子课题"鲁中半干旱区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06BAD02A09-JS01)
研究了麦套玉米的环境因子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麦田畦埂(间距40cm)玉米苗冠层光照强度是单作玉米苗的50%左右,是套种行(间距30cm)的120%左右,光照是影响麦套玉米生长发育诸因子中的首要因子;0、5、10、15、20cm深度土壤...
关键词:麦套玉米 单作玉米 环境因子 生长发育 
小麦套种玉米田不同时间浇水对小麦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21期6397-6397,6406,共2页张保民 黄芳 李萌 李国 
为了研究玉米不同时间套种浇水对小麦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良星66为试材,套种浇水时间按2006年5月162、12、63、1日和6月5日设5个处理,重复3次,研究了玉米套种浇水对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5月16-26日...
关键词:小麦 玉米套种浇水 土壤含水量 千粒重 产量 
麦套玉米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玉米科学》2007年第5期108-110,共3页张保民 王广照 李瑞红 李萌 李国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2A09-JS01)
麦套玉米共生期,小麦有遮荫和屏障作用。土壤的日平均温度、地面最高温度和日较差均为单作玉米>麦套畦埂玉米>麦套行玉米,地面最低温度则相反;此变化以晴天最为显著,多云天气次之,阴雨天最小。土壤温度日变化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土壤温度 麦套玉米 单作玉米 动态变化 
麦套玉米光照强度动态变化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2007年第9期24-26,共3页张保民 王广照 李瑞红 李萌 李国 
测定了麦套玉米共生期间光照强度变化,结果表明,麦套玉米光照强度显著低于单作玉米,晴天最为明显,有云天气次之,阴天和晴天的中午最小,这是麦套玉米苗弱晚发的主要原因。麦套玉米的光照强度随着间距、播期的变化而变化,间距越大,光照越...
关键词:光照强度 麦套玉米 单作玉米 间距 播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