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仁

作品数:21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兰州市委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杜甫陇右诗坦途水经注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开发研究》《经济评论》《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当代教育与文化》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国西城的前身与今地——兼论秦“西新邑”被引量:3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44-52,共9页张希仁 
"三国西城"就是诸葛亮出祁山所屯居的天水"西县城",亦即陇西"西县城"。它与先秦"犬丘"、"西垂"、"西垂宫"、"西新邑",秦、汉"西县",王莽"西治"是一脉相承的。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礼县大堡子山的考古发现,为"三国西城"的溯源和今地研究提...
关键词:三国西城 西犬丘 西垂宫 西新邑 大堡子山 赵坪 长道 
三国西城今地考被引量:2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42-49,共8页张希仁 
三国西城,即秦、汉西县。它的前身是秦先祖最早都邑"西垂"、"西犬丘"、"西新邑"。对于西县的地理方位自古就有不同说法,《括地志》云:西县在"秦州上邽县西南九十里"。《方舆纪要》云:"在秦州西南一百二十里。"两种不同说法皆被杨守敬、...
关键词:西城 西县 西犬丘 长道 姊妹古城 水灌西城 
诸葛亮木牛流马制造地考辩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64-70,共7页张希仁 
"木牛、流马"是诸葛亮的奇创,对于它的研究一直延续至今,特别是它的制造地众说纷纭,《三国志》、《水经注》等说在"褒城县黄沙戍",《通典》、《元和郡县图志》说在"景谷县木马山",《事物纪原》说在"江州",《三国演义》说在祁山附近的"...
关键词:木牛 流马 黄沙戍 木马山 上方谷 
杜甫陇右诗《积草岭》今地考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60-67,共8页张希仁 
杜甫陇右纪行诗《积草岭》的地理方位,是典籍、史料稀缺,古今释注者尚未开垦的一方荒地。对疑似积草岭的"马莲垭豁"、"老关庙梁"、"二垭子梁"、"银子崖"、"焦山沟梁"等去石峡石龛和到成县泥功山的古今通行路线、地理方位、地貌特征实地...
关键词:积草岭 石龛 泥功山 焦山沟 下巷 二垭子 
杜甫陇右诗《石龛》今地考析——兼论“仇池草堂”与《仇池》诗被引量:1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67-74,共8页张希仁 
杜甫陇右纪行诗《石龛》的地理位置,"旧注"寥寥无几。考察确认:今甘肃西和石峡镇石峡村西山的"八峰崖石龛"为杜甫笔下的"石龛"。但杜甫只去了"石龛下",而未去"石龛"。通过对前往八峰崖石窟道路的考察,找到了杜甫能"驱车石龛下"的道路,...
关键词:八峰石龛 飞龙峡 灯塔村 寺儿湾 吉祥寺 仇池草堂 《仇池》诗 
杜甫陇右诗《龙门镇》考·三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17-122,共6页张希仁 
"龙门戍"设立,始子仇池氐王杨盛实行的"以镇戍代郡县"、"以军统户"的军政制度改革。本文从"龙门镇"设戍的历史背景和慕容拒夜袭龙门的战例中找到了杜甫笔下的《龙门镇》今地,是"西和县石峡街"的又一铁证。同时,纠正了在考察"龙门镇"今...
关键词:水经注 龙门水 龙门戍(镇) 石峡街 坦途关 
杜甫陇右诗《龙门镇》再考被引量:1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57-64,共8页张希仁 
诗圣旅陇纪行诗的当今地址大部分已有统一认识,唯独《龙门镇》、《积草岭》二诗尚在仁智互见之中。在前文《杜甫陇右诗〈龙门镇〉考》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阅和实地考察,史料与实践证明:西和县石峡镇高河村的大石和小石与《水...
关键词:水经注 龙门谷 龙门水 龙门镇 石峡街 坦途关 府城集 
杜甫陇右纪行诗《龙门镇》考被引量:3
《社科纵横》2010年第8期94-97,共4页张希仁 
中国现实主义伟大诗人杜甫在旅陇期间写了不少纪行诗,绝大部分的当今地址已被确定,而由秦州至同谷的《龙门镇》、《积草岭》二诗的现地尚存歧见。此文专对"龙门镇"诗的现地作了考证。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一统志》认为"龙门镇...
关键词:水经注 龙门水 龙门镇 府城 坦途关 石峡街 
杜甫陇右诗《龙门镇》考被引量:2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119-123,共5页张希仁 
本文从《水经注》和《水经注·图》对西汉水南总两条支流洛谷水、洛溪水的记载进行考察,理清了洛谷水与洛溪水、洛溪水与今六巷河之间的关系,确定洛溪水、洛汉水、六汉水三名实为一水;又对洛溪水的支流"龙门水"以及它的支流"横水"和"页...
关键词:水经注 龙门水 龙门镇 府城 坦途关 石峡街 
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24-27,共4页张希仁 
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极其丰厚,可以说是全球化理论形成的雏形和标志。1、全球化发端发展于资本主义而最终结局是共产主义,因为全球化为共产主义的问鼎创造着物质基础、社会条件和主体力量的培养。2、全球化的本质是交往方式的世界化。...
关键词:马克思 全球化思想 当代意义 世界历史 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