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渊

作品数:6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岩石可钻性传感器钻井液密度实时检测不均匀沉降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建筑》《山西建筑》《中国水运(下半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钻井液密度实时测量新方法
《山西建筑》2010年第26期120-121,共2页郑明明 鲍挺 张思渊 
分析了国内钻井液密度的检测现状,提出了钻井液密度实时测量的新方法,即通过压力传感器对井下压力的实时测量,将返回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井下实时的钻井液密度,并指出这一方法的实施将有力推动钻井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钻井液密度 实时检测 传感器 
钻井参数判断岩石可钻性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被引量:5
《山西建筑》2010年第23期157-158,共2页张思渊 刘皓 袁春娥 
通过分析现有岩石可钻性预测方法,探讨了岩石可钻性与钻井参数间的关系,开展了利用测井资料和钻井录井资料相结合实时监测岩石可钻性的方法研究,以保证钻井作业可靠、正常、快速进行。
关键词:岩石可钻性 钻井参数 实时监测 
工程浆液流型分析及意义
《山西建筑》2010年第24期133-134,共2页刘皓 张思渊 袁春娥 
分别介绍了水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含气体可压缩钻井流体液三种工程浆液的发展历程,针对牛顿流型、宾汉流型、幂律流型和卡森流型四种钻井液理论流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研究浆液流变型的意义,以期促进钻探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工程浆液 流型 流变曲线 意义 
热交换桩工艺及其应用问题的讨论
《山西建筑》2010年第24期148-149,共2页张思渊 刘皓 曹加乔 
对热交换桩的形式及原理进行了分析,并以钻孔灌注桩为例介绍其施工工艺,提出了热交换桩在实际应用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地热 地埋热交换器 热交换桩 钻孔灌注桩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及防治被引量:8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年第9期220-221,共2页刘皓 张思渊 张学鹏 
在国内外的建筑历史上,由于地基软弱、荷载分布不均匀等原因,引起建筑物下沉或者不均匀下沉,对建筑工程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尤其是高层建筑和重要建筑的建设,不均匀沉降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将给投资方和施工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恶劣的...
关键词:不均匀沉降 建筑措施 结构措施 施工措施 
岩石可钻性研究方法与发展前景被引量:2
《安徽建筑》2010年第4期73-74,共2页鲍挺 郑明明 张思渊 
针对国内外关于地层岩石可钻性分级评价方法研究的发展现况,在分析求取岩石可钻性的几种常用工程方法基础上,指出传统法和统计方法中各自的应用局限性与优越性,从经济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在以后的地层岩石可钻性评价工作中,岩屑硬度法...
关键词:岩石可钻性 地质钻探 可钻性极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