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芳

作品数:9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启蒙延安文艺延安文学民族性现代性追求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百家评论》《星星》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河山传》中多维空间与时代的史诗流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94-100,共7页雷玉 张英芳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诗篇中的‘长安’书写研究”(2023H019)。
《河山传》是贾平凹在2023年倾力创作的又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人物和时间为叙事中心,同时巧妙地构建了多维度的空间意象,如崖底村、茶舍、花房子等。这些空间不仅是故事的场景,更是承载中国时代变迁的符号与印记;不仅展示了中国社...
关键词:《河山传》 空间意象 时代之变 
风暴中的远路和精神返乡——熊焱诗中的“心象”浅释
《百家评论》2021年第4期107-112,共6页张英芳 
八零后代表诗人熊焱的故乡三部曲以"皱纹里的风暴""风暴中的远路""远路中的精神返乡"作为三座生命坐标,书写诗人远离故乡之后以精神的方式向故乡的虔诚的忏悔,标志着诗人与命运的和解,更是诗人以诗为旗的再一次精神返乡。论文通过对"风...
关键词:风暴 远路 返乡 心象 命运 
重审当代文学史料的位置和位移
《当代文坛》2020年第6期31-37,共7页张英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创新团队项目“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当代文学史写作繁荣的背后潜隐着一种自身内部的危机,即如何平衡和兼容文学史写作中最为基本也最为根本的一个问题:如何重审史料在文学史写作中的位置。传统的文学史写作遵循的历史逻辑和话语范式,一般都是将史料作为史观的物质填充材料...
关键词:当代文学史料 叙述者 共生 话语权力 位置和位移 
中国当代诗篇中的“长安”书写——以“半坡”和“大雁塔”为中心被引量: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36-142,共7页张英芳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6JK1408)
20世纪80年代,诗歌写作在经历了浩荡的"政治抒情"之后,亟需确立新的美学观念、写作规范和前行方向。在这样的诱因之下,已经淡出历史视野的"长安",在繁复的文化文学论争激流中,偶然又必然地回归到诗人的关照视野。本文从80年代有关"大雁...
关键词:大雁塔 半坡 长安 当代诗歌 美学观念 文学论争 
在“夜”的裂缝处攫取“光”——陈东东诗歌中的“光阴”故事
《星星》2016年第7Z期32-46,共15页张英芳 
主持人语陈东东(1961-),上海人,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第三代诗人代表,1981年开始写诗。著有《海神的一夜》《明净的部分》《即景与杂说》《解禁书》《下扬州》等诗集。陈东东是在中国汉语词义修辞上最具有实验性、最有代表性的抒情诗人之...
关键词:陈东东 明净的部分 第三代诗人 词义修辞 中国汉语 抒情诗人 海神的一夜 艺术表现力 音乐性 夜颂 
知识分子与“工农兵”:双重创作主体下延安文艺的再解读被引量:1
《新文学评论》2015年第4期71-78,共8页张英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延安文艺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批准号:11&ZD113)资助项目
延安时期,特殊的历史情况和现实情况决定了文学创作的路向主要表现为'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奏。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新的政权的建立和合法化,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12年的时间里,新的合法化的革命...
关键词:标志 延安 文艺 现实情况 合法化 主体 双重 
延安文学: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双重追求被引量:5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19-129,共11页赵学勇 张英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11&ZD113)
延安时期,文学的现代性追求在革命与救亡的制约下超越了文学本身的范畴,上升到更为广阔的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层面;文学的发展方向不仅是承继"五四"文学所开拓的现代性发展路径,更重要的是为了配合新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无论是文学民...
关键词:延安文学 现代性 民族性 新文化方向 
延安时期文学启蒙思潮的历史演变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9期142-152,共11页赵学勇 张英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编号11&ZD113)阶段性成果
文学启蒙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和革命的动力,一直贯穿了从"五四"到延安时期文学发展的整个过程。与"五四"文学启蒙相比,延安文学启蒙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启蒙主体由单一的以知识分子为主体转变为大众与知识分子的双重主体;文学对于大众的...
关键词:文学启蒙 大众化 知识分子 有机化 意识形态 
论延安文艺的现代性追求及特征被引量:4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45-57,共13页赵学勇 张英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13);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2012-78)
在学术界,对于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争议不休,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关系到对中国新文学历史发展的再认识、再评价。当我们历史地、具体地抵达延安文艺的内部,可以发现延安文艺现代性追求的突出特征是:在特殊的战争语...
关键词:延安文艺 现代性 文学启蒙 文学与政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