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适端

作品数:14被引量:5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元代《唐六典》妇女离婚妇女观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文史知识》《天津社会科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社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略论《唐六典》的注被引量:4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470-477,共8页徐适端 
《唐六典》的注,从内容到形式创造性地承继、借鉴了《汉书》地理、艺文二志自注的优点和裴松之、郦道元等史家的注史特色,开创了典制史专著的自注新法;它集唐开元以前史注之大成,并进行了发展与创新;《唐六典》的注完善了史书的自注体例...
关键词:唐六典 自注 溯源 训释 编纂学 文献学 
明代市镇纺织业及其发展
《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107-109,共3页李炎 徐适端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繁荣而完备,在此背景下,市镇女性的纺织与农村女性所从事的纺织已有了本质区别。在探讨市镇女性纺织的特点,分析她们的日常生活、家庭地位的变化和独立意识的觉醒的基础上,揭示这一系列变化的真正...
关键词:明代 市镇 女性 纺织业 
承前启后 开拓创新--唐代典制史著编纂述论
《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135-139,共5页徐适端 
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处于重要阶段的唐代,是典制史著编纂的开拓和创新时期,成果卓著。其编纂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编纂特色,均对史书体裁和史学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并对后世典制体史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典制史著 体裁 《通典》 《唐六典》 《唐会要》 
从《元史·列女传》析元代妇女的贞节观被引量:7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101-105,共5页位雪燕 徐适端 
笔者分类考察了《元史.列女传》[1]所载的贞节妇女生活状况,结合当时社会对妇女守节的实际认同程度,探讨了元代婚俗、政策、法律及理学传播等几方面对元代妇女贞节观的影响;认为终元之世,元代社会(包括妇女本身)的贞节观是比较淡薄的,...
关键词:列女传 元代 妇女 贞节观 
略论《唐六典》的编纂特色被引量:3
《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1期90-97,共8页徐适端 
本文通过考察典制专著《唐六典》的编纂特色,认为在开元盛世大背景下编撰的《唐六典》,发展并完善了《周礼》以六部为纲,设官分职的编纂之法,创构了规模宏大、纲目清楚、叙述规范的典制编纂体例和绝无“点窜变易”地编辑、实录一朝典制...
关键词:唐六典 周礼 设官分职 自注 会典体 
俞正燮的人权意识及其妇女观评述被引量:8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140-144,共5页徐适端 
通过研究清代俞正燮《癸巳类稿》《存稿》两稿中有关妇女问题的考证之文,指出这位布衣学者对妇女问题的精辟议论和卓见,充满着朴素的人权意识和男女平等思想,他的妇女观在那个时代具有超前意识,是近代提倡男女平等之说的先驱,并对后世...
关键词:俞正燮 男女平等 人权 妇女观 
也谈章学诚的妇女观被引量:6
《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2期39-45,共7页徐适端 
本文全面考察《章学诚遗书》中所有妇女传记之文,辩明章学诚妇女观的进步性;指出其妇女传记是史德观的实践,其妇女观是他经世史学思想的体现;学术界过去对章学诚妇女观的认识是一种偏见。文章还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章学诚晚年“骂袁”文...
关键词:章学诚 妇女观 
中国古代选编体裁的流变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124-127,共4页徐适端 
中国古代选编体文献的编纂源远流长,孔子是选编体裁的开山之祖。两晋南北朝,文献选编逐渐兴盛,《昭明文选》是选编体裁成熟的标志。隋唐至明清,文献选编步入辉煌,官编私辑并行,选编体裁趋于完善,并被史学家引入史书体例的改革和实践;大...
关键词:古代 选编体裁 流变 
元代平民妇女婚姻生活考被引量:13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124-128,共5页徐适端 
在元代 ,北方游牧民族论财购妻和收继婚俗使汉族平民妇女成了婚姻双方家庭的经济筹码。下层文化对游牧文化的兼容 ,为男性社会奴虐妇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封建传统女性观、婚姻观的长期积淀强化了妇女自身的依附意识 ,使女性自觉不自觉...
关键词:元代 平民妇女 婚姻生活 家庭问题 
《华阳国志》中的妇女传记与常璩的史识被引量:5
《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3期28-33,共6页徐适端 
常璩是两晋时期著名史学家。他的《华阳国志》为我国史学、方志学留下了一份十分宝贵的财富。本文单就《华阳国志》中妇女传记的史料价值、对历史编纂学的贡献和常璩对妇女历史地位与作用的独特识见三个方面来探索常璩卓越的史识 ,说明...
关键词:《华阳国志》 妇女传记 常璩 两晋时期 体例 社会地位 历史作用 劳动妇女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