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立

作品数:19被引量:6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遗址出土崖墓唐代明代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化遗产》《考古》《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文物》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成都光华村街唐墓出土琥珀的红外分析被引量:5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0年第1期84-89,共6页肖琪琪 易立 饶慧芸 杨益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1702186),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资助(2013281)。
我国古代先民很早就意识到琥珀的装饰和药用价值,汉代开始从西域引入琥珀,唐代时琥珀已比较常见。我国古代琥珀多为进口琥珀,琥珀产地分析可以反映中外文化交流情况。国内仅对私人琥珀藏品进行过分析,考古出土琥珀的科技分析尚未见报道...
关键词:红外光谱分析 琥珀鉴定 波罗的海 琥珀之路 
绵阳崖墓出土瓷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考古》2017年第1期83-94,共12页刘雨茂 易立 唐光孝 
绵阳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属涪江中游的平坝和浅丘地带,南距成都市约90公里,自西汉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历来为郡、州治所。绵阳境内的崖墓点主要位于涪江中游地区,尤其以涪江与安昌河、芙蓉溪交汇河段的上、
关键词:绵阳崖墓 出土瓷器 分组 分期 窑口 
成都市下同仁路遗址南朝至唐代佛教造像坑被引量:10
《考古》2016年第6期55-81,共27页易立 张雪芬 江滔 高攀 李平 李继超 杨盛 卢引科 寇小石 严彬 戴福尧 
下同仁路遗址位于成都市青羊区下同仁路126号,该地原为成都市水表厂厂区,北邻实业街,东南距宽窄巷子街区约200米(图一)。遗址东部地表现保存一段城墙,南北长约45.5、最大宽约23.5、最高约6.7米,2012年我们曾对其开展了考古勘...
关键词:成都 下同仁路遗址 佛教造像 南朝 唐代 
邛窑:成都平原大型窑址群的杰出代表被引量:2
《中国文化遗产》2015年第6期44-51,共8页易立 
邛窑是我国西南地区存在时间最长的古代制瓷窑场之一。文章综合历次考古发掘和调查的成果,阐述了邛窑窑址的分期与文化面貌,生产性质,产品流布与行销状况等方面的内容,指出邛窑始烧于隋代,盛于唐、五代,而衰落于宋末元初,前后延续长达...
关键词:邛窑遗址 瓷器 文化分期 生产性质 产品流播 
试论邛窑低温釉瓷器的几个问题被引量:5
《边疆考古研究》2015年第2期247-263,401,共18页易立 
邛窑位于四川省邛崃市境内,是成都平原著名的古瓷窑址之一,主要由南河和西河流域的十方堂、瓦窑山、大渔村、尖山子、柴冲等几处规模较大的窑址组成。它们之间在制作工艺、装烧方式及装饰技术方面前后承袭,相互影响,联系紧密,时代连续...
关键词:邛窑 低温釉 十方堂 窑山 出土资料 地域性特色 高温釉 底径 化妆土 黄釉 
蜀汉宫城位置及相关问题初探
《南方民族考古》2015年第1期161-180,共20页易立 
有关蜀汉宫城的位置,过去学术界提出了城内说和城外说两种意见,后者主张蜀汉宫城位于成都城外西北隅的武担山附近,并且是利用了东汉益州州治建筑。本文依据对文献记载和考古材料的梳理,认为这种意见不能成立,蜀汉宫城的遗址只能在成都...
关键词:蜀汉宫城 位置 大城 四川大剧院古遗址 汉代文化遗存 
略论三台后底山崖墓的年代及相关问题
《南方民族考古》2014年第1期99-110,共12页易立 
根据对出土随葬品的类型学分析,后底山崖墓可划分为A、B两组,A组可以视作是一次下葬,年代约在南朝中晚期,晚到隋代的可能性较小;B组可能属于两次或多次下葬,年代应在南朝中晚期至唐代早期之间。三台境内汉唐时期崖墓的地域分布范围呈现...
关键词:后底山崖墓 随葬品 年代 地域分布 成因 
四川地区出土龙泉窑青瓷的类型与分期被引量:6
《四川文物》2013年第5期71-82,共12页易立 
四川地区出土的龙泉窑青瓷大致可划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南宋中后期至元初,第二期为元代中后期,第三期为明代。各期在器物类型和组合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些变化较完整地反映了龙泉窑青瓷在四川地区的行销状况。
关键词:四川地区 龙泉窑 青瓷 类型 分期 
从文献与考古材料看入晋之益州豪族的动向被引量:2
《长江文明》2013年第3期43-56,共14页易立 
豪族是汉代益州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东晋常璩《华阳国志》中详细记载了汉代巴、汉中、蜀、南中一带的大姓共计148支,遍布于益州15郡,是该地区豪族势力的典型代表。然而入晋以后,随着政局的动荡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一集团迅速...
关键词:益州 豪族 西晋 成汉 东晋 动向 
广元宝轮院崖墓的时代及有关问题被引量:2
《四川文物》2012年第6期42-49,共8页易立 
通过对随葬品的考察分析,广元宝轮院崖墓的时代至少应包括西晋、东晋和南朝三个阶段,并且时代问题的背后还反映了汉晋之际蜀地墓葬制度的演变情况。
关键词:广元昭化 宝轮院 崖墓 墓制演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