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分期

作品数:105被引量:710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国庆赵宾福张伟张忠培张宏彦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伊犁河中下游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的分期、年代与交互关系
《考古》2024年第9期95-108,共14页袁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欧亚视野下的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编号18ZDA17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陇东-陕北地区仰韶晚期至龙山时期的聚落演变与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编号21CKG007)的阶段性成果。
伊犁河位于天山西段,是中西文化交流融汇的重要通道和前沿地带,上游位于中国新疆,中下游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近年来伊犁河上游所在的中国西天山地区发现了数处青铜时代典型遗址,并积累了较丰富的测年数据,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分期...
关键词:伊犁河中下游地区 青铜时代 文化分期 交流互动 
艺术考古视角下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分期
《文物春秋》2024年第3期3-17,共15页陈继玲 陈胜前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考古学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ZD234);中国人民大学第三批“123”金课(史前艺术)。
艺术考古依据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展开研究,在分期研究上可以形成不同于考古类型学的新的认识。从该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彩陶材料,根据其彩陶纹饰的先后发展序列以及纹饰风格的发展规律,可以重建半坡类型的发展阶段(将姜...
关键词:艺术考古 彩陶纹饰 半坡类型 仰韶文化 文化分期 
滁河流域商代文化遗存分期及文化因素构成探析——以典型陶器为研究视角
《中国陶瓷》2023年第10期115-123,共9页赵慧群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科研项目“意匠渊源陶瓷行炉考”(cjky202116)。
据文献所载,位于江淮地区南部的滁河流域在商时期为各夷族集团活动频繁区域,所呈现的考古学文化具有多样性特征。文章以大城墩遗址为典型遗址进行分期,结合其他文化遗存和烟大古堆新材料,将该地区商代文化遗存分为三小期前后两阶段。通...
关键词:滁河流域 商代 典型陶器 文化分期 文化因素 
江西靖安老虎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初步研究
《中原文物》2023年第3期43-54,共12页崔涛 徐长青 
2018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江西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研究”(批准号:18LS01)的阶段性成果。
江西靖安老虎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为四期,第一期为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存,第二至四期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第一期、第二和第三期、第四期分属三种不同性质文化类型。它们对构建赣西北地区史前文化序列具有重要意义,对研究长江中下游及...
关键词:老虎墩遗址 新石器时代 文化分期 文化源流 文化关系 
文化分期的“微观年表”——论詹姆逊的电影史观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2年第2期368-380,478-479,共15页张隽 
詹姆逊的文化分期论一直在其建构后现代主义思想体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其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化方法论的必然结果。在《意大利之存在》中,詹姆逊借助电影史这一“微观年表”详细阐释了三个文化分期的起源、特质、嬗变。在此基...
关键词:詹姆逊 文化分期论 “微观年表” 电影史 马克思主义 
再论新乐文化分期与年代
《四川文物》2022年第4期37-48,共12页李志伟 王强 
山东大学青年交叉科学创新群体项目“黄淮海地区文明探源的科技支撑与多学科合作研究”(项目编号:2020QNQT018);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海岱地区史前时期玉器材质及制作工艺研究”(项目编号:21CKGJ04)。
新乐文化是辽中地区史前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之一。围绕新乐文化的分期与年代,发掘报告和一些学者都曾进行过诸多探讨,但发掘报告进行的陶器型式划分和不同学者提出的新乐文化三期分法仍有可待商榷之处。以周边地区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为参...
关键词:新乐文化 分期 年代 陶器 共时分析 
新世纪以来红山文化分期研究述评被引量:1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7期1-4,共4页曹彩霞 
内蒙古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课题“红山文化研究十五年”(2016ZJD023)。
红山文化是辽西地区存续时间最长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前后达1500年,这样漫长的发展过程决定红山文化的分期研究必须逐步走向精细化,从而为社会层面相关问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对新世纪以后红山文化分期研究的历程进行...
关键词:红山文化 分期 述评 
文化分期视角下的红山文化女性塑像再考察被引量:3
《北方文物》2022年第1期27-35,共9页李敖 张星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牛河梁遗址的补充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7BKG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红山文化女性塑像可分两类,小型者为延续本地亘古以来文化传统的丰产巫术道具;大型塑像是距今5500年左右,在西阴文化势力进入燕南,后冈系强势不在,辽西地区人群结构进一步复杂化,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面临重新分配的背景之下,红山人为了...
关键词:红山文化 女性 塑像 巫术 祖先神 
殷墟出土乐器“磬”之分期与类型初探被引量:1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44-149,共6页李忠雨 
在殷墟遗址出土的大量商代乐器中,磬是数量相对较多的一种。殷墟遗址出土的石磬按其使用的场所及其演奏的形式可以分为特磬和编磬,除此之外,殷墟还出土了少量体型较小的非乐器实用磬。文章以殷墟出土的“磬”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分期以...
关键词:殷墟考古 石磬 文化分期 类型划分 
滁河流域周代文化遗存分期初探被引量:1
《文博》2021年第3期33-42,共10页赵慧群 
安徽滁河流域为文献所载诸族活动频仍之地,区域考古学文化面貌混杂不清。本文选择了吴大墩、蒋城子两个典型遗址进行分期,结合其他文化遗存和烟大古堆、何郢遗址遗存资料,将该地区周代文化遗存分为五期两段。通过对各期文化特征梳理和分...
关键词:滁河流域 周代 文化遗存 文化分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