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作斌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非编码区疾病研究大进化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复杂疾病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被引量:2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第9期969-974,共6页朱作斌 黄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5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880)~~
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完成以来,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在复杂疾病或性状的研究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以往SNPs常作为一种遗传标志来进行研究,但从"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之后,更多的...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 次要位点 复杂性状 非编码区 
遗传等距离现象:分子钟和中性理论的误读及其近半世纪后的重新解谜被引量:1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3年第4期275-282,共8页胡涛波 龙孟平 袁德健 朱作斌 黄益敏 黄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11CB5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81171880);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资助项目
1963年,Margoliash在比对不同物种细胞色素C序列后,发现了出乎意料的遗传等距离结果,这与几乎同时间Zuckerkandl和Pauling的血红蛋白发现是同一现实的不同反映.一个就事论事的分子钟假说因而被提出,并长期被某些学者认为是真实的自然现...
关键词:分子进化 分子钟 中性理论 遗传等距离现象 最大遗传变异假说 小进化 大进化 极限遗传距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