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静

作品数:7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肌电图偏头痛咀嚼肌紧张型头痛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武警医学》《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警总医院苗圃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小血管病磁共振总负荷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2年第8期541-547,共7页杨华 范雪怡 梁骊 李敏 张舒凤 于瑾 李华 朱浩静 钱海蓉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20-2-5115)。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SVD)头部MRI总负荷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医学部住院的小动脉硬化型CSVD患者134例为CSVD组,纳入同期与CSVD组年龄、性别相匹配、头部MR...
关键词:大脑小血管疾病 纤维蛋白原 磁共振成像 总负荷评分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主要特点及诊治策略被引量:4
《武警医学》2018年第4期381-384,共4页王晓辉 朱浩静 吴士文 
武警总医院苗圃基金WZ20130401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主要特点及诊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4例CVS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以中青年多见,往往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颅高压症状或...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点 诊断 治疗 
两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清醒状态血管源性头痛模型大鼠颅内Fo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4年第3期40-43,I0006-I0008,共7页王晓辉 朱浩静 王恒 孙宇 吴士文 于生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0264;30970417)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源性头痛清醒动物模型中Fos阳性细胞在三叉神经节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分布情况,明确两种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对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在头痛控制中,在颅内特定区域的作用机理。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
关键词:偏头痛 非甾体类抗炎药 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 FOS蛋白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被引量:1
《武警医学》2013年第6期529-530,共2页王晓辉 张舒凤 朱浩静 吴士文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21岁,未婚,主诉:间断抽搐伴缄默、躁动20d于2012-04-16入院。既往体健,否认各种避孕药服用史。现病史:患者于2012-03-04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发作性,以额顶部及后枕部胀痛为主,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无发热,未予...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 病毒性脑炎 
伴有脑梗死的偏头痛临床特征分析
《武警医学》2013年第5期405-407,共3页王晓辉 朱浩静 郑娟 刘若卓 吴士文 于生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417)
目的分析伴有脑梗死的偏头痛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09-01至2012-10收治的年龄为20~40岁的青年偏头痛298例,其中合并脑梗死39例(A组),随机选取无脑梗死偏头痛患者39例(B组),对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间在...
关键词:脑梗死 偏头痛 
偏头痛患者外感受抑制实验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8年第3期183-186,共4页朱浩静 于生元 戚晓昆 李丽萍 姜树军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颞肌、咬肌外感受抑制(ES)检测偏头痛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肌电图刺激眶下神经对20例偏头痛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ES试验,检测颞肌、咬肌ES的潜伏期和时限。结果偏头痛患者第二外感受抑制期(ES2)潜伏期均数值为49.6...
关键词:偏头痛 肌电图 外感受抑制 
紧张型头痛患者咀嚼肌外感受抑制实验研究被引量:8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8年第6期323-326,共4页朱浩静 于生元 李丽萍 戚晓昆 姜树军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颞肌、咬肌外感受抑制(ES)检测紧张型头痛(TTH)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名紧张型头痛患者及30名正常志愿者利用肌电图(EMG)刺激眶下神经进行ES试验,检测颞肌、咬肌ES的潜伏期和时限。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紧张型头痛患...
关键词:紧张型头痛 肌电图 外感受抑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