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作品数:8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膜材料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改性研究两性离子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亲水化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高分子学报》《合成树脂及塑料》《化学进展》《膜科学与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热致相分离法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及应用被引量:8
《膜科学与技术》2015年第2期98-107,共10页唐元晖 林亚凯 李倩 尤功 马文中 王晓琳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863计划)((2012AA03A604);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20121088039)
以课题组通过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及其产业化的相关工作为基础,从PVDF材料性能及其超微滤膜制备方法出发,全面回顾了课题组在TIPS法PVDF膜制备方面的研究历程,包括稀释剂和非溶剂的探索,纳米粒子、共聚物、两...
关键词:热致相分离 聚偏氟乙烯 水处理 膜制备 
嵌段共聚物规整纳米多孔薄膜的制备与形貌调控被引量:3
《高分子学报》2015年第4期466-474,共9页刘圆圆 唐鹤玮 李倩 王晓琳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号2012AA03A604);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号20121088039)资助
通过结合嵌段共聚物自组装与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了上表面为高规整纳米直孔薄层,内部为双连续大孔支撑层的非对称薄膜结构,并考察了铸膜液浓度、溶剂挥发时间、凝固浴温度、刮膜厚度等因素对膜形貌的影响,实现对表面结构的有效调控....
关键词:嵌段共聚物 自组装 非溶剂致相分离 规整纳米多孔薄膜 
两步接枝聚合法对PVDF中空纤维微孔膜的亲水化改性研究被引量:2
《水处理技术》2013年第4期9-14,共6页林韩韩 李倩 王晓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项目(2009CB6234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资助项目(2009AA062901;2012AA03A60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00001)
为了提高PVDF中空纤维膜的抗污染性,本文采用两步表面接枝聚合的方法,利用磺基甜菜碱类两性离子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二甲基丙基磺酸胺乙酯(polyMEDSA)对PVDF中空纤维微孔膜的外表面进行亲水改性。首先由PVDF膜的外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羟...
关键词:两步接枝聚合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 两性离子 亲水性 抗污染性 
PVDF中空纤维膜改性研究(2)表面接枝两性离子制备抗污染性电解质响应PVDF中空纤维膜被引量:11
《膜科学与技术》2013年第1期33-38,61,共7页李倩 周波 毕秋艳 肖燕 王晓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09CB6234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863计划;2009AA062901;2012AA03A60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00001)
利用化学引发原子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将两性离子3(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二甲基(3磺丙)胺(MPDSAH)接枝于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外表面,获得具有抗污染性能的电解质响应膜(PVDF-g-polyMPDSAH).随着接枝量的增加,表面改性PVDF膜的亲...
关键词:两性离子 聚偏氟乙烯膜 抗污染性 电解质响应性 表面接枝 
PVDF中空纤维膜改性研究(1)交联PVP制备亲水化PVDF中空纤维膜被引量:6
《膜科学与技术》2012年第6期22-27,共6页毕秋艳 田野 李倩 王晓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09CB6234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863计划)(2009AA062901;2012AA03A60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00001)
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自交联以及与聚偏氟乙烯(PVDF)的互交联,实现了PVDF微孔膜的亲水化改性.考察了溶液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改性PVDF膜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NMR、接触角和水通量等测试方法表征改性前后PVDF膜的性能.结果表明...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 聚乙烯吡咯烷酮 交联反应 亲水化改性 
解读纳滤:一种具有纳米尺度效应的分子分离操作被引量:6
《化学进展》2012年第5期863-870,共8页方彦彦 李倩 王晓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No.2009CB623401);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项目(No.2009AA062901;2012AA03A60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o.2100001)资助
纳滤膜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广泛用于液体分离的新型分离膜。早期研究中,先后提出的基于筛分效应的细孔模型,基于静电效应的电荷模型,以及同时考虑上述两种效应的静电位阻模型和道南位阻模型等为人们更好地理解纳滤膜分离...
关键词:纳滤膜 理论模型 分离机理 分离性能 跨膜电位 
两性离子在高分子膜表面功能化改性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高分子通报》2012年第3期1-7,共7页李倩 田野 王晓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09CB6234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863计划)(2009AA06290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00001)
两性离子的合成工艺简单,官能团适用性强,且在水溶液中具有较强的水合能力与抑制蛋白质吸附性,因此两性离子在高分子膜表面的功能化改性中显示出很大的优势。将两性离子接枝于高分子膜表面可得到抗污染性强,血液相容性好,环境刺激响应...
关键词:两性离子 高分子膜 功能化 表面改性 
柔性尼龙1010的研究被引量:3
《合成树脂及塑料》1996年第4期20-22,共3页郭宝华 李倩 
用加入增塑剂的方法增柔尼龙1010,但增塑剂增柔尼龙的同时会使体系粘度降低,在挤出时发生熔塌现象,给加工造成困难。因此,必须提高体系粘度。通过加入扩链剂与尼龙端基反应的方式增加尼龙的平均分子量以提高粘度。我们从多种双官能团和...
关键词:尼龙1010 柔性 扩链剂 增塑剂 尼龙塑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