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勇

作品数:11被引量:15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进入壁垒网络效应市场结构跨国公司投资跨国公司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财经研究》《投资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当代财经》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络效应与标准竞争战略分析(下)被引量:16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9期39-43,共5页李太勇 
关键词:网络效应 标准竞争战略 信息产业 
网络效应与进入壁垒:以微软反垄断诉讼案为例被引量:17
《财经研究》2000年第8期21-26,共6页李太勇 
在网络效应明显的市场上 ,消费者预期、用户基数、网络规模等因素与正反馈效应的作用 ,使市场的均衡向一种具有网络优势的产品集中 ,最终会由这种产品主导市场。这一结果是由网络效应与进入壁垒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网络效应抬高了市场...
关键词:网络效应 进入壁垒 微软案 反垄断诉讼案 美国 
网络效应与标准竞争战略分析(上)被引量:23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8期7-11,共5页李太勇 
本文详细分析了网络效应的特点 ,并强调指出在网络效应明显的市场上会产生市场偏向、网络不可逆性、路径依赖等问题。在网络效应明显的市场上 ,标准竞争会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文章以近年来世界信息产业中发生的大量标准竞争案例为基础 ...
关键词:网络效应 消费者预期 用户基数 标准竞争战略 
中国汽车产业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5
《财经研究》2000年第1期22-27,共6页杨公朴 王玉 朱舟 王蔷 李太勇 
产业安全评价体系包括两个层次:产业层次的分析从产业发展和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两个角度进行;企业层次的分析从本国资本对战略性产业的控制力、对战略性产业内重要产品的控制力以及政府对战略性产业内部主要企业重大投资和发展方向的...
关键词:汽车产业 产业安全 评价体系 中国 
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7
《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11期55-59,共5页李太勇 
关键词:中国 市场结构 跨国公司 投资 
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市场进入壁垒的影响被引量:7
《投资研究》1999年第11期22-26,共5页李太勇 
关键词:跨国公司 对华投资 市场结构 进入壁垒 
我国彩电工业的产业组织分析被引量:12
《财经研究》1999年第8期35-41,共7页夏大慰 陈代云 李太勇 
国家教育部课题<中国产业组织研究>的部分阶段性成果
我国彩电工业象其他家电工业一样经历了80年代中后期的重复引进,重复建设,彩电生产规模急剧扩张,使我国迅速进入世界彩电生产大国的行列。以后又经历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的优胜劣汰,逐步达到集中,逐步达到生产规模要求,形成自主...
关键词:彩电工业 产业组织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进入壁垒理论评述被引量:15
《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12期62-66,共5页李太勇 
进入壁垒是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存在的根本条件。如果不存在进入壁垒,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某一市场,则市场可以达到完全竟争或可竟争状态(后者由鲍莫尔等人于1982年提出的又一市场结构的理想标准)。虽然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结构最重要...
关键词:进入壁垒理论 厂商 可竞争市场理论 市场竞争 
城乡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
《当代财经》1997年第9期13-17,共5页李太勇 
作者指出托达罗的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不符;作者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行为方程式和动态均衡转移率问题;从而修正和发展了托达罗的劳动力流动模式;得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不必然...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 城市就业 农村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态因素研究被引量:4
《当代财经》1997年第2期3-9,共7页李太勇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决于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其劳动力需求又取决于非农产业的产值增长、劳动生产率、投资增长率。从这三个因素出发,作者构筑了非农产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除的简单数理模型。以中国改革后的现实资料对模型作...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农业经济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