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菊

作品数:20被引量:24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水生植物填料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环境科学》《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中国科技成果》更多>>
所获基金:水利部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引滦输水河道尾矿砂-上覆水-沉积物磷平衡特性研究
《天津农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11-14,共4页郑志伟 张彤宇 李金中 李学菊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于桥水库前置库水质净化技术研究"(12ZCZDSF01300);水利部科技推广项目"微动力生物生态技术在村镇生活污水处理中的推广应用"(TG1409)
为探寻引滦输水河道尾矿砂、上覆水、沉积物磷之间的平衡特性关系,在室内分别进行了磷释放批量平衡试验、静态模拟试验和动态模拟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尾矿砂用量振荡7 d,对上覆水PO4-P去除率均在90%以上,效果明显;在厌氧和碱性p H值...
关键词:引滦输水河道 尾矿砂 上覆水 沉积物 平衡 
无性系柳床人工湿地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海河水利》2014年第5期63-65,共3页李金中 李学菊 
本项目将无性系灌木柳引入人工湿地,构建出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无性系柳床人工湿地技术,并在天津市静海县良王庄乡十里堡村建立示范工程。示范结果表明,该技术对CODCr、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8.0%~92.2%、90.4...
关键词:无性系灌木柳 人工湿地 生活污水 集成技术 
微动力生物生态集成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被引量:1
《中国科技成果》2014年第13期37-38,共2页李学菊 李金中 吴涛 
天津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12ZCZDSF01500);水利部科技推广项目(TG1409);天津市水利科技项目(TG2015-01).
针对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特征和污水排放特点,利用物理沉降技术、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低强度增氧技术、波式流人工潜流湿地处理技术等多项技术集成,构建出多级链式的微动力生物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关键词:生物生态集成技术 人工湿地 农村生活污水 
生物生态集成技术去除村镇生活污水中总氮及化学需氧量研究被引量:7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第6期1238-1243,共6页李金中 李学菊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2ZCZDSF01300);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01100);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101060);水利部科技推广计划项目(TG1149);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201101034)
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排放分散,以有机耗氧污染和氮、磷污染为主,生化降解性好,氮、磷含量高等特点,其处理要求低投资、低能耗、低运行费、维护简单,因而现有技术难以适应。为此,采用物理沉降、固定化微生物、太阳能增氧和人工湿地等多项技...
关键词:生活污水处理 固定化微生物 人工湿地 生物生态集成技术 TN去除率 COD去除率 
生物生态集成技术去除村镇生活污水TP研究被引量:4
《水资源保护》2013年第2期71-75,共5页李金中 李学菊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2ZCZDSF01300);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1060);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201101034)
采用物理沉降、固定化微生物、太阳能增氧和人工湿地等多项技术优化集成方法,构建1个功能一体化、景观园艺化、自然生态化的链式生物生态净化系统,并在天津市蓟县刘相营村建成污水日处理能力为4000 m3的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工程近1 a的...
关键词:生活污水 物理沉降 固定化微生物 人工湿地 集成技术 
生物生态集成技术在村镇生活污水治理中的应用及其对COD去除效果研究
《中国科技成果》2012年第7期56-60,共5页李学菊 李金中 刘玉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村镇生活污水微动力生物生态治理示范研究”(200801100).
本文将三格式化粪池、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太阳能曝气增氧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等多项技术优化组合,并在天津市蓟县刘相营建成了日处理能力为4000m3/d的村镇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工程,通过近一年的监测结果表明,该技术对COD的去除率达到84...
关键词:生活污水 生物生态集成技术 COD去除 
人工沉床去除富营养化河水中COD的过程机制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第4期305-310,共6页李金中 李学菊 刘学功 黄岁樑 
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43115111-3);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01100)
设计了一种模块化气浮调节式人工沉床装置,用于去除富营养化河水中的COD.该装置克服了水深变化大、水体透明度低、夏季藻类和浮萍泛滥等不利因素对水生植物生长的制约,可显著提高重富营养化水体中植物栽植的成活率.通过在天津市外环河...
关键词:人工沉床 水质净化 水生植物 COD去除率 
人工沉床技术在城市景观河道中的应用及其对总磷去除效果研究被引量:6
《环境科学》2011年第5期1279-1284,共6页李金中 李学菊 刘学功 黄岁樑 
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43115111-3);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01100);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0802110)
提出了一种模块化气浮调节式人工沉床装置,并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该装置克服了水深变化大、富营养化水体透明度低、夏季藻类和浮萍泛滥等不利因素对水生植物生长的制约,显著提高了重富营养化水体中植物栽植的成活率.通过在天...
关键词:人工沉床 水质净化 生态修复技术 水生植物 总磷去除 
人工沉床对TN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水资源保护》2011年第2期49-53,共5页李金中 李学菊 刘学功 黄岁粱 
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43115111-3);水利部公益性科研专项(200801100)
建立一种模块化气浮调节式人工沉床,并应用于重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在天津市外环河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当停留时间为5.48 d时,人工沉床对TN的去除率在植物生长期内(3—10月)可达到35%-40%;冬季(11月至次年2月)可达到5%-15%...
关键词:人工沉床 水质净化 生态修复技术 水生植物 
人工沉床对COD的净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海河水利》2010年第5期38-42,共5页李金中 李学菊 刘学功 杨洁 时绍纬 
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43115111-3)
通过对天津市外环河人工沉床示范工程长达1年的运行监测,研究了人工沉床对COD的实际净化效果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人工沉床的COD去除速率模型和COD浓度变化模型。结果表明:①在停留时间为6d时,植物生长期内人工沉床对COD的去除...
关键词:人工沉床 水质净化 水生植物 COD去除速率 COD去除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