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新

作品数:11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冶金学院冶金工程系更多>>
发文主题:高炉焦炭炉内高炉炼铁喷煤量更多>>
发文领域:冶金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炼铁》《钢铁》《应用科学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梅山3号高炉(1250m^3)铁水硅含量在线预报
《江苏冶金》2001年第2期18-21,共4页周莉英 李家新 
通过对影响高炉铁水硅含量的各变量分析和分类,在初步判断炉热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预报高炉铁水硅含量。用本模型在线预报梅山三号高炉铁水硅含量,预报结果表明:当允许误差为±0.1%时的命中率达到81.67%,在没有炉顶煤气连续分析装置的条...
关键词:高炉 硅含量 铁水 在线预报 
神经网络方法在高炉铁水硅含量预报中的应用
《华东冶金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309-312,共4页周莉英 李家新 
将神经网络方法引入高炉铁水硅含量预报模型 ,并在BP算法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用此模型对梅山3号高炉1998年的生产数据离线预报结果表明 :用神经网络方法预报效果良好 ,在未使用煤气连续分析数据的条件下 ,当允许误差为(±0.1...
关键词:神经网络 高炉铁水硅含量预报 炼铁 
高炉内热震的监测与判别及其对炉墙侵蚀的影响被引量:3
《钢铁》2000年第2期9-11,共3页李家新 糜克勤 任伯钧 孙国义 
引出热震及其热震强度和热震指数等概念,试图定量描述高炉中、上部炉墙内的温度急剧变化。通过实测数据的分析,证明热震指数与炉墙侵蚀速度间呈线性关系。为生产高炉控制热应力产生的炉衬破损速度提供了检测方法和相应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热震 热震强度 热震指数 高炉 炉墙侵蚀 
高炉炉底侵蚀线的计算被引量:5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199-203,共5页李家新 秦正军 苏宇 唐成润 
针对梅山3# 高炉炉底条件,用有限元素法开发了只依靠热电偶测得的温度作为边界条件和修正温度,对炉底侵蚀情况进行在线监测的二维数学模型,解决了采用炉底及炉侧的对流边界条件难以实时检测的问题- 模型中采用网格变形拟合的方法...
关键词:高炉 炉底侵蚀线 有限元 数学模型 计算 
大喷煤量高炉冶炼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6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111-116,共6页李家新 苍大强 糜克勤 
以宝钢高炉为背景分析高炉喷煤降焦的特点,以及实现喷煤 200 kg/t、焦比< 300 kg/t 的目标应采用的冶炼方针;指出未燃煤对高炉的利弊与减少未燃煤生成量的途径,并以国内外高炉的实践研究了大喷煤量以后炉内的变化规...
关键词:喷煤量 焦比 未燃煤 高炉 强化冶炼 
大喷煤量高炉内骨架焦炭的劣化问题被引量:7
《应用科学学报》1997年第1期89-95,共7页李家新 糜克勤 
指出了高炉喷煤与骨架焦炭工作条件恶化的定量关系,使焦炭要化的主要原因;分析了焦炭的初始质量、气化反应、原位还原反应以及焦炭与熔体的反应对焦炭热强度的影响;介绍了某些抑制焦炭劣化的实验研究。最后讨论了保护大喷煤量高炉内...
关键词:喷煤 焦炭 劣化 高炉 骨架区 质量 
混装焦丁时的焦炭热强度及适宜加入量被引量:4
《炼铁》1994年第6期53-54,共2页李家新 糜克勤 
为了有助于灵活与有效地应用往矿石中混装焦丁技术,我们研究了矿石混装焦丁对焦炭热强度的影响以及焦丁的适宜加入量。实验是在高温气固相反应连续测试装置中进行的。现将研究结果简述如下。1 混装焦丁时的焦炭溶损规律1.1 反应后强度...
关键词:焦炭 热强度 混装焦丁 加入量 
高富氧喷煤高炉内焦炭质量劣化初探被引量:3
《钢铁》1994年第5期1-4,12,共5页糜克勤 李家新 
实验表明,高炉高富氧喷煤条件下,沪内的温度分布、矿焦比、煤气成分与流量对焦炭的溶损量和热强度影响显著。煤气中CO或H_2含量增加,会提高焦炭的溶损率和粉化程度;反应温度和矿焦比升高也有相同的结果。
关键词:高炉 富氧喷煤 焦炭 熔损 
高炉内焦炭质量的控制被引量:5
《炼铁》1994年第2期13-17,共5页糜克勤 李家新 
通过分析研究高炉内焦炭劣化的规律,得出了强化高炉冶炼措施与抑制焦炭劣化手段一致的结论。抑制焦炭气化、选择合理的鼓风参数、控制炉内的碱金属及硫含量等均为控制焦炭质量的手段。指出了进一步抑制焦炭劣化的方向。
关键词:焦炭 质量 劣化 气化 控制 高炉 
氧煤炼铁高炉内炉料性状的变化
《华东冶金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1-6,共6页糜克勤 李家新 
本文阐述不同富氧率与喷煤量条件下的煤气成分与流量、反应温度、矿焦重量比等对炉内矿石与焦炭性状影响的实验结果,并指出改善炉料性状的途径。
关键词:喷煤 炉料性状 富氧鼓风 高炉炼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