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安

作品数:23被引量:7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松辽盆地地幔热流动力机制断层擦痕裂缝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学报》《天然气地球科学》《地学前缘》《现代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动识别多期断层擦痕的一种应力反演算法被引量:4
《地球学报》2003年第2期181-186,共6页单业华 李志安 林舸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KZCX2 11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Y98E0 80 78)
由于地质历史上构造应力场的演变 ,多期断层擦痕数据的存在是应力反演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以往提出处理多期断层擦痕的应力反演算法都基于硬划分 ,忽视了数据自身的不确定性 ,并且一些只是传统的、处理一期断层擦痕的算法的简单延拓。...
关键词:多期断层擦痕 模糊聚类 构造应力场 古应力 线性分布趋势 断层活动 
利用断层位移模式确定断层发育史的一种方法被引量:4
《石油实验地质》2003年第1期93-96,共4页单业华 李志安 林舸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11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98E08078).
断层位移是断层多次滑动的累积产物,包含着断层成核、扩展和连接的信息。该文提出利用断层位移模式从观测的断层位移数据中分析断层发育史。以大港油田滩海区张东断层为例,计算结果表明,各沉积期的断层位移量自上而下出现小—大—小—...
关键词:断层位移模式 断层发育史 方法 张东断层 大港油田 
多期断层擦痕的硬划分:一种目标函数算法被引量:4
《地学前缘》2003年第1期81-87,共7页单业华 林舸 孙洪斌 李志安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 113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Y98E0 80 78)
提出一种基于硬划分的目标函数法 ,它能够识别多期断层擦痕数据。这是通过在Fry(1999)的Sigma空间里对数据内在的线性构造的识别来实现的。与其它的应力反演法不同 ,目标函数法在原理上相对完善。为了检验此方法 ,在设定的应力张量下由M...
关键词:目标函数法 线性构造 应力反演法 多期断层擦痕 地质构造 构造应力 
中国东北造山带—盆地系统动力学研究被引量:9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0年第1期31-37,共7页李志安 闰义 
国家科委"九五"攻关项目!(96-110 -01-04 -05)部分成果
本文把东北地区岩石圈和地幔作为统一整体 ,在全面考虑地质时期地幔所受热力、重力、相变力、地球自转及公转速度变化效应以及边界地质条件和变异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 ,依据地幔运动过程中遵循的动力学原理 ,建立了地质时期东北地区地幔...
关键词:造山带-盆地 地幔流场 构造演化 动力机制 中国 
地幔热力不稳定性分析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8年第4期353-360,共8页李志安 钟建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根据地幔热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地幔在多种因素(特别是地球自转效应)影响下的热力不稳定性条件和临界条件,结果表明,地质年代在影响地幔热力不稳定性的诸因素中,地幔内部的热源(放射性生热、相变生热、绝热压缩生热和底部加热)效...
关键词:地球自转 热力不稳定性 地幔 岩石圈 
估测地下多组系统性裂缝间距的原理和应用被引量:1
《石油实验地质》1998年第3期297-304,共8页单业华 李志安 
本文提出一种估测地下多组系统性裂缝间距的最优化方法,它不需要对裂缝性岩石进行定向,就能利用岩芯资料估测多组裂缝间距。采用理想的裂缝模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发现在同一观察次数下裂缝间距之积要比单纯的裂缝间距更能准确地被...
关键词:多组系统性裂缝 间距 地下岩芯 储集层 油气藏 
地幔蠕动的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被引量:1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8年第S1期52-56,共5页李志安 吴景新 
以地幔蠕动、热能聚散假说为指导,阐述了地幔蠕动的动力机制,并在综合分析多种影响地幔蠕动动力因素的基础上,依据牛顿粘滞性流体力学和塑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地幔蠕动的数学模型,讨论了数学模型的数值方法。
关键词:地幔蠕动 动力机制 数学模型 数值方法 
岩浆热变质作用数值模拟被引量:5
《中国煤田地质》1998年第2期19-22,共4页单业华 袁鼎 李志安 
建立了岩浆热变质作用的数学模型,以北京房山侵入体为例,模拟出不同区域温度场下的煤接触变质,探讨了侵入体—围岩系统的特征。其结果表明房山侵入体造成的煤接触变质范围相当有限,并且该侵入体就位应处于较高的区域温度场中,反映...
关键词:岩浆热变质 数学模型 变质煤 区域变质 煤矿床 
松辽盆地北部头台油田沉积微相研究被引量:4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8年第1期14-16,共3页李志安 张思富 施龙 
本文运用动力沉积学的观点,对头台地区进行岩性构造相分析,进而根据测井曲线、古生物、微量元素及沉积特征等标志划分出本区八种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通过沉积序列的马尔柯夫链分析,建立了本区沉积微相模式。
关键词:岩性-构造相 沉积微相 沉积序列 油田 松辽盆地 
区域变质作用对北京房山侵入体冷却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现代地质》1998年第1期68-74,共7页单业华 李志安 
通过传热数值模拟分析了区域变质作用对北京西山房山侵入体冷却的影响。结果表明,房山侵入体必须处在周围长期高温下才能维持其中央从角闪石KAr封闭温度到榍石有效径迹保留温度长达151Ma的缓慢冷却。侵入体冷却自早到晚分...
关键词:区域变质作用 数值模拟 房山 侵入体 岩浆 冷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