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阳

作品数:14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膏剂渗硼渗硼离子等离子体碳氮共渗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然科学总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机械》《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热处理》《材料保护》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时效处理对Custom455钢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陕西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35-38,共4页张鸿翔 李春阳 耿香月 
对马氏体时效不锈钢Custom45 5时效过程中发生的组织转变进行分析研究 ,在组织转变研究的基础上对Custom45 5时效处理后钢中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做出了理论上的解释。结果表明 ,5 6 0℃时效时该钢的机械性能最佳。从而确定了该...
关键词:马氏体时效不锈钢 组织转变 时效处理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机械性能 
F205钢丝锥真空加压气淬工艺研究被引量:1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年第5期62-64,共3页李宝银 张勇 韩可瑜 李春阳 
70年代后期出现许多低合金高性能高速钢,F205(W4Mo3Cr4VSi)即是其中之一。其W、Mo、V含量仅为一般高速钢的五分之三,性能却达到甚至超过M2、W9钢,如共晶碳化物少,便于热加工,淬火温度低,成品工具不易...
关键词:丝锥 高速钢 真空加压气淬 淬火工艺 
含氮马氏体的低温时效
《金属热处理学报》1998年第2期1-5,共5页郑海梅 李春阳 王建 张勇 
采用纯铁片渗氮、淬火及低温回火制得了含有α″Fe16N2、γ′Fe4N、含氮马氏体以及残余奥氏体等不同组分的FeN薄片。利用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及透射电镜分析了含氮马氏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时效过程以及亚稳氮化物...
关键词:马氏体 Fe-N合金 显微硬度 时效 
渗金属锯条的离子碳氮共渗
《铸锻热(热处理实践)》1998年第2期9-12,共4页张勇 李宝银 韩曼瑜 李春阳 
在等离子体中渗入一定厚度W-Mo合金,再离子碳氮共渗,真空加压气淬、回火制成的20Cr钢坯机锯条,与整体高碳钢、高速钢锯条相比,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这是一种先进热处理技术,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锯条 等离子体 碳氮共渗 真空加压气淬 钢坯机 
真空膏剂渗硼及其应用被引量:2
《金属热处理》1997年第11期17-19,共3页王建 李春阳 韩立民 
对真空膏剂渗硼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渗硼温度与时间对渗层厚度、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将这一工艺用于硬质合金拉丝模的表面强化,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真空 膏剂 渗硼 拉丝模 表面强化 硬质合金 
结构钢真空膏剂渗硼后的组织与性能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6年第6期28-32,共5页王建 李春阳 梅文麟 
采用真空膏剂渗硼方法对45钢、40Cr钢进行渗硼处理。研究表明,真空膏剂渗硼的渗层致密、均匀。FeB相数量与渗硼温度、时间有关,且在与渗硼时间的依赖关系中有一峰值。真空膏剂渗硼后,材料表面硬度可达1600~2000H...
关键词:真空膏剂 渗硼 表面强化 结构钢  
离子渗碳氮被引量:1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2年第9期6-10,40,共6页李春阳 韩立民 张勇 梅文麟 
概括地总结了几点有别于常规热处理工艺的特性;介绍了有参考价值的工艺参数,分析了等离子体中及其与钢的界面上的非热力学平衡的反应;给出了调控渗层深度和表面浓度的基本原理与操作;列举了实用成果中的两个实例。
关键词:等离子体 碳氮共渗 
离子氮碳硫氧硼共渗
《天津大学学报》1992年第S1期87-92,共6页李春阳 韩立民 王健 魏永良 
研究一种离子N.C.S.O.B共渗新方法,结果表明,五元共渗渗层增长速率也符合由扩散控制的过程的规律。研究了工具钢五元共渗层的渗层相结构、显微组织和性能。结果显示,N.C.S.O.B多元渗可大大提高抗咬合和抗磨损能力以及热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等离子体 五元共渗 抗咬合 
离子渗入沉积法(PCVI)制备碳/碳复合材料被引量:1
《天津大学学报》1992年第S1期40-45,共6页韩立民 李春阳 魏永良 方洞浦 陈贻瑞 
研究用脉冲辉光放电沉积炉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的工艺。结果表明,与普通工艺相比该法大大降低了工艺气体消耗,而且具有较高的渗入效率。文中给出了对于碳/碳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密度、弯曲强度的研究结果。通过分析计算沉积气体在电场下...
关键词:碳/碳复合材料 等离子体 渗入 
结构钢的离子氮碳共渗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2年第2期42-46,共5页李春阳 韩立民 梅文麟 
该文对40Cr、45钢离子氮碳共渗工艺、组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渗层厚度与处理温度和时间关系符合由扩散过程控制的动力学规律;共渗气氛存在一个最佳丙烷含量,大约为1%~2%;得出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560℃×2h,1.5%C_3H_8...
关键词:结构钢 氮碳共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