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华

作品数:17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明代曲学礼乐思潮文学复古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学术研究》《文学遗产》《中国文学研究辑刊》《明清文学与文献》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今雅俗之变:经学视域下的礼乐与演剧被引量:1
《艺术学研究》2020年第3期11-21,共11页李舜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原音韵与元明清曲韵学的兴变研究”(项目批准号:18BZW065)阶段性成果
"今之乐犹古之乐"说源于孟子,复兴于宋,大行于明清,在上直接影响了复古乐思潮下宫廷的礼乐制作,在下则直接促使了文人士大夫对今乐的关注,从雅化今乐的复古姿态,到以今乐自娱的从今姿态,最终是一代今乐/文学的大兴。可以说,文学领域的...
关键词:经学与文学 乐学与诗(曲)学 礼乐与演剧 乐本人心 复古(乐)思潮 
明代元曲学的兴起——以元曲本的流变为中心被引量:1
《明清文学与文献》2018年第1期261-289,共29页李舜华 陈妙丹 
教育部青年项目“明代元曲学研究——以明人改本戏曲为中心”(编号:18YJC751003)的阶段性成果
金元以来,新声四起,曲本渐繁,至元末,已出现曲韵、曲目的编纂以及曲集的编刊,是为曲学之肇始。明建以来,元曲本却渐次湮没,个中原因实与明前中期官方演剧制度与演剧环境息息相关。一则官方将天下曲本收归国有,不中式者至于焚毁,同时,改...
关键词:明代 元曲学 元曲本 弦索 官腔 
一代典礼的焦灼:沈鲤的锐复古制与不得其时被引量: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05-112,175,共9页李舜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代乐学与曲学研究"(项目编号:11BZW060);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明史乐志>及相关音乐文献之笺证"(项目编号:0515)
张居正没,朱翊钧亲政,最初也颇励精图治;而一代典礼沈鲤,也以锐意复古、抑奢禁浮、力振颓风为己任。然而,以立储事件为契机,不过四年,便沈鲤去朝而万历荒怠。一篇《典礼疏》痛陈"世教衰、古礼废",遂成为万历一朝士人心态的缩影。从锐意...
关键词:沈鲤 典礼疏 复古思潮 礼乐 晚明 
冷谦律与明代礼乐更制的雅俗之争——兼议元明复古(乐)思潮的南北消长被引量:3
《文艺理论研究》2018年第4期91-102,共12页李舜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明代乐学与曲学研究"[项目编号:11BZW060];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明史乐志>及相关音乐文献之笺证"[项目编号:0515]的阶段性成果~~
文学复古思潮实与经学领域里的复古乐思潮相表里。如果说,有明文学以宋濂为始,乐学则以冷谦为始。宋濂等人对冷谦的推许,直接体现了当时士夫锐意复古,必得太古元音以正天下的乐学主张;表现在文学领域里,便是推崇诗三百诗乐相和的自然之...
关键词:冷谦律 元明复古(乐)思潮 礼乐制作 南北文学 
灵璧磬考——兼论明代复古乐思潮的消长
《励耘学刊》2017年第2期99-114,共16页李舜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明代乐学与曲学研究”,项目编号11BZW060;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明史乐志》及相关音乐文献之笺证”,项目编号0515
文学领域的复古思潮实与经学领域的复古乐思潮互为表里。譬如,八音之中以石为上,而取石必求“泗滨浮磬”,实为复古乐思潮的核心象征之一。唐玄宗弃灵璧而用华原,一如闲太常而置教坊,都被视为雅乐丧而俗乐兴的表征,以至于唐宋儒者...
关键词:泗滨浮磬 灵璧石与华原石 明代礼乐制度 复古(乐)思潮 会通与性灵 
从山林到台阁——元明之际迄永宣间小说观念的变迁被引量:1
《文学遗产》2017年第5期134-145,共12页李舜华 
元末明初,文人士夫何以由经史而折入小说,始终与其游走于"台阁"与"山林"之间的人生状态密切相关。如果说《剪灯新话》隐约透露出元明之际士大夫彷徨于仕与隐之间的两难困境,以及其志不伸遂不得已飘泊乱离的性命体验;那么,《剪灯余话》...
关键词:明前中期 台阁与山林 剪灯新话 剪灯余话 
明代南教坊制度考被引量:3
《文化遗产》2017年第5期18-29,共12页刘薇 李舜华 
早在朱元璋定天下时,便于南京设教坊司,并设乐院和官酒楼一统天下官妓;然而,"南教坊"作为一个特定的称谓,始于英宗正统初年,实为永乐迁都以来明代两京制度渐次确立的产物,北迁的教坊司从此成为天下教坊之首,而原在南京的教坊司最终退居...
关键词:明代 南教坊 制度 
李舜华作品
《诗潮》2017年第5期78-78,共1页李舜华 
南浦歌,复晦窗 谁向春外歌南浦,一棹才发万红阻。有梦行云向天涯,潭心百尺甘自苦。和童轩四首 一层秋雨一层凉,珍重庭花向晚霜。心中自有月明在,不问浮云几许长。未觉残冬未觉凉,少年心事久成霜。从来纸上有风月,一夜钟声竞漏长...
关键词:作品  苍凉 钟声 
试论刘凤与汤显祖的乐律之争——从隆万政治的复杂变局说起被引量:2
《文化遗产》2016年第6期1-9,共9页李舜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明代乐学与曲学研究"(项目准号:11BZW060);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明史乐志>及相关音乐文献之笺证"(项目批准号:0515)的阶段性成果
约在万历十四年至十五年间,和李攀龙、王世贞鼎足而三的吴中耆宿刘凤与汤显祖书信往来,就当时如何复古乐、复古文学颇有议论。其核心问题有二:一是重器数与重人声,二是尚北音与尚南音,而直接反映了嘉靖以来,尤其是隆万之际,以江南为中心...
关键词:刘凤 汤显祖 乐论 复古与性灵 隆万时期 
魏良辅的曲统说与北宋末以来音声的南北流变——从《南词引正》与《曲律》之异文说起被引量:6
《文学评论》2016年第2期132-144,共13页李舜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明代乐学与曲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1BZW060);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明史.乐志>及相关音乐文献之笺证"(项目批准号:0515)的阶段性成果
当魏良辅有意雅正新兴之南曲时,第一便是重溯南北声腔的演进史,也即对南北曲统的重构。与周德清不同,魏氏在《南词引正》中明确区分北传中州调与冀州调的不同,又添出南传古黄州调一支,道是北曲自以"中州"为正;论南曲,则弃"浙音"(海盐腔...
关键词:南词引正 魏良辅 音声 黄幡绰 中原雅音 周德清 《曲律》 吴音 杨维桢 顾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