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继文

作品数:35被引量: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无神论科学无神论中国佛教宗教学毛泽东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佛学研究》《群言》《中国宗教》《世界宗教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任继愈文集》出版感言
《科学与无神论》2015年第4期8-11,共4页杜继文 
《任继愈文集》的出版,是出版界的一件盛事,也是人文学科中的一件盛事。 张岂之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为庆祝“世界文化发展日”做了“关于中华文化的问题”讲座,题目是《任继愈先生的学术研究》,其中给任先生的定位是“我国杰出的...
关键词:任继愈 任先生 世界文化发展 人文学科 张岂之 学术研究 人文学者 传统文化遗产 学术生涯 当代人文 
任先生:杰出的人文学者
《博览群书》2015年第5期17-19,共3页杜继文 
张岂之教授在一次讲座中给任先生的定位是“我国杰出的人文学者”,然后解释说:“人文学者”是指从事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的研究者。我希望“人文学者”这个词能在我国普及开来,与“科学家”具有等重要地位。我心目中的...
关键词:人文学者 人文学科 张岂之 研究者 科学家 任继愈 
科学无神论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被引量:3
《科学与无神论》2015年第1期18-20,共3页杜继文 
我们现时是在学习核心价值观。理解核心价值观,要下大气力,可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据我当前的认识,这三组24个字表述的主张.可能是适应和满足全国各个民族、各种人群在价值诉求上的最大公约数,最广泛的共识;而唯一的底线是“...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科学无神论 模范 最大公约数 价值诉求 社会发展 经济基础 自由平等 
不宜用个人认识中的“宗教”和从事的“宗教研究”强加于人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7期134-141,共8页杜继文 
个人的宗教观念,不能代表"宗教",个人的宗教研究,也不能替代"宗教研究"一般。把个人的认识当成"宗教"或"宗教研究"的全体,要求他人"善待",是强人所难。当前探讨的问题,是特定语境中的宗教与宗教研究。鄙人不赞同用个人设计的"马克思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宗教观 宗教学 学术神学 
《科学无神论与宗教研究》序
《科学与无神论》2014年第3期57-59,共3页杜继文 
与习五一同志相遇和共事,都与科学无神论的命运息息有关。现在她的第一本有关科学无神论的文集即将出版了,应该给以特别地祝贺;从中读者也可以理解。说实话是多么不容易!
关键词:科学无神论 宗教研究  
毛泽东关于《加强宗教问题的研究》的战略意义被引量:2
《科学与无神论》2014年第2期7-13,共7页杜继文 
今天是第一届“科学与无神论论坛”开讲的一天.也可以说是中国无神论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一天,因为事虽小,关系大。感谢社科院领导,感谢马研院领导和全体同志.感谢百忙中与会的所有学者和同志。
关键词:宗教问题 毛泽东 意义 无神论 标志性 社科院 感谢 领导 
是什么“宗教观”、“宗教学”?兼论“学术神学”--答《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中国宗教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3期130-141,共12页杜继文 
近20年来,在"宗教学"领域兴起一股颇为强大的霸权势力,无神论遭到全面围堵。对于其中的"权威"、"专家",是不能持有不同意见的,否则就是不共戴天,反击的手段多种多样,很可怕。本文试图剖析他们的霸气来自何处,他们维护的是些什么观念,握...
关键词:宗教观 宗教学 学术神学 无神论 
《东西方无神论哲学思想研究》书评
《科学与无神论》2014年第1期60-61,共2页杜继文 
在我熟识的朋友里.结识王珍同学是最晚的。初次印象.她像个活泼天真的女学生.未十分在意。此后知道她喜欢马克思主义.先是翻译《马克思传》,继之写出《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研究》。在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际.价值规律将一些人...
关键词:哲学思想 无神论 东西方 马克思主义 书评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运动 宗教思想 
恭喜关于“教育与宗教相分离”调研中的新成果被引量:1
《科学与无神论》2013年第6期24-29,共6页杜继文 
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成立几年来,在五一同志率领下,南三位新毕业的博士负责生产出来的第一个产品,令人高兴.令人欣慰。科学无神论是启明的事业,前途无量.因为它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适应科教兴国的迫切需...
关键词:科学无神论 成果 调研 分离 宗教 教育 学院科学 科教兴国 
挖掘与开拓 理解与发展——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任继愈研究
《五台山研究》2013年第4期6-10,共5页杜继文 
任继愈先生的人格特操和求真创新的风范,激励人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任继愈 唯物论 辩证法 创新发展 中国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