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诚

作品数:84被引量:809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冷浸田紫云英水稻长期施肥花生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生态环境学报》《安徽农业科学》《应用生态学报》《南方农业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福建典型白茶产区茶园土壤锰锌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生态环境学报》2022年第5期885-895,共11页颜明娟 陈贤玉 曹榕彬 林诚 吴一群 黄丁一 吴海玲 陈子聪 
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项目(2021R102500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项目(CXPT202106)。
为探讨福建白茶产区茶园土壤锰锌形态特征及对茶叶的有效性,在典型白茶产地—福鼎市采集8个剖面(0—100 cm)土壤样品、32个耕作层(0—20 cm)及相应鲜叶(一芽二叶),分析土壤中锰锌含量、赋存形态、剖面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福...
关键词:白茶 茶园 土壤   形态 剖面分布 有效性 
福鼎白茶茶园土壤有效锌与茶叶锌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福建农业科技》2021年第2期41-45,共5页颜明娟 林诚 陈子聪 黄丁一 
采集福鼎白茶代表性茶园土壤和相应茶叶样品,分析不同成土母质、植茶年限、种植品种对土壤有效锌及茶叶锌的影响。结果表明:福鼎白茶茶园土壤有效锌平均含量为2.65 mg·kg^(-1),土壤发育于花岗岩的茶园有效锌、茶叶锌含量低于调查样点...
关键词:白茶 土壤 茶叶  
长期不同供磷水平下南方黄泥田生产力及磷组分特征被引量:1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0年第7期960-968,共9页王飞 李清华 林诚 何春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8YFD02003035*);闽侯农田生态系统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闽科基(2018)17号];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6R1021-2)资助。
红壤性水稻土磷素易受铁、铝等固定而有效性低,过量施用磷肥则产生磷素淋失风险,研究不同供磷水平下黄泥田生产力、磷库平衡及磷组分特征,可为磷素高效管理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福建黄泥田连续30年的供磷定位试验,研究连续30年3个供磷...
关键词:长期施磷肥 黄泥田 水稻 土壤磷组分 磷平衡 产量 
林地转变为茶园的土壤pH及养分变化特征被引量:12
《茶叶科学》2020年第2期186-186,187-193,共8页林诚 陈子聪 吴一群 颜明娟 
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2015R1022-6);福建现代农业产业(茶叶)技术体系;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J01105)。
对铁观音主产区安溪县10个乡镇38个茶园表土及相邻的林地进行调查,研究林地转变为茶园后土壤pH及养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地转变为茶园后土壤pH每年平均下降0.031个单位,由林地土壤的4.81下降到茶园的4.17,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与林...
关键词:林地 茶园 土壤酸化 化学性质 
城市污泥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碳氮含量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
《安徽农学通报》2019年第21期110-112,共3页林诚 刘用波 林福光 李昱 
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N-93)
采用高温好氧堆肥工艺,以菌渣、木屑等为辅料,研究城市污泥与辅料不同配比对堆肥过程中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污泥与辅料不同配比在进行好氧堆肥情况下,均能在15d左右完成腐熟周期。各处理含水率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呈下降的趋...
关键词:城市污泥 好氧堆肥 有机质 全氮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亚热带地区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氮分布特征被引量:15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年第7期1560-1566,共7页林诚 郑祥洲 郭宝玲 丁洪 解钰 张玉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330,41401339,41330744);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J01058,2019J01105,2019J01104);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190);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6R1021-1,2019R1025-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项目(YC2015-6,AB2017-2,SIIT2017-1-9)~~
研究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团聚体结构变化规律,探究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分布变化特征,旨在为亚热带地区果园土壤肥力形成和变化规律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林地土壤(0a)和不同种植年限(2、10、20、30a)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种...
关键词:耕作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全氮 C/N 
南方低产黄泥田与高产灰泥田基础地力的差异被引量:6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年第5期773-781,共9页王飞 李清华 林诚 何春梅 朱恬恬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303);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6R1021-2);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CARS-22-G-01);福建省农科院重点创新团队项目(STIT2017-1-9)资助
【目的】黄泥田为南方红黄壤区广泛分布的低产田。定量评价黄泥田基础地力,明确与高产灰泥田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差异,可为黄泥田改良及水稻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福建省20个县的典型黄泥田0—20cm土壤,同时采集与其邻近且由...
关键词:黄泥田 灰泥田 水稻 基础地力 养分吸收 氮肥利用率 氮肥残留率 
海拔高度和植茶年限对茶园土壤肥力和酸度的影响被引量:8
《茶叶学报》2019年第1期27-31,共5页颜明娟 林诚 陈子聪 吴一群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5R1022-6);福建现代农业产业(茶叶)技术体系
为探讨不同海拔高度和植茶年限对茶园土壤肥力和酸化状况的影响,通过采集闽南和闽北茶叶主产区11个代表性茶园土壤及其对照自然土壤,进行实验室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和植茶年限对土壤养分肥力有重要的影响;植茶土壤明显提高了土...
关键词:茶园土壤 海拔 植茶年限 酸化 肥力 
福建黄泥田肥力质量特征与最小数据集被引量: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8年第12期1855-1865,共11页王飞 李清华 林诚 何春梅 
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6R1021-2);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CARS-22-G-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30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STIT2017-1-9)资助~~
黄泥田为福建省主要中低产田类型之一,约占水稻土面积的30%。为解析关键限制因子及开展黄泥田肥力质量评价,进而实施针对性的改良措施,采用配对采样方法,采集福建省20对典型黄泥田与邻近同一微地貌单元内高产灰泥田表层土壤,分析了两种...
关键词:黄泥田 土壤属性 土壤质量评价 最小数据集 土壤肥力质量指数 
连续水旱轮作对水稻冷浸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3
《土壤学报》2018年第2期515-525,共11页方宇 王飞 李清华 林诚 何春梅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59);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STIT2017-3-11;STIT2017-1-9);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YC2015-1)共同资助~~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采用单季稻-冬闲(CK)、油菜-水稻(R-R)、春玉米-水稻(C-R)、紫云英-水稻(M-R)和蚕豆-水稻(B-R)五个处理探究水旱轮作模式对水稻冷浸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土壤理化因子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
关键词:冷浸田 水旱轮作 细菌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