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懿

作品数:14被引量:3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急性脑梗死脑出血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微创术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医学》《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药品评价》《江西医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鞘内给药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分析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925-926,共2页刘家斌 欧阳懿 王明琦 
目的:观察鞘内给药对伴有明显颅内高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19例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并伴有明显颅内高压的患者,实施间断腰穿减压;9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比较两组颅内压、诱导期天数及预后,评价鞘内...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颅高压 鞘内给药 
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药品评价》2016年第22期43-44,47,共3页刘家斌 王明琪 欧阳懿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且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83例患者纳入研究并分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1例。两组患者依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行常规治疗,予他汀类调脂...
关键词:奥拉西坦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临床观察 
丁苯酞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5
《当代医学》2016年第21期148-149,共2页欧阳懿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及硫酸氢氯...
关键词:丁苯酞 氯吡格雷 急性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高压氧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6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895-897,共3页欧阳懿 杨云珠 刘家斌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集,阿托伐他汀调脂稳定斑块,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高压氧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被引量:10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年第8期69-70,共2页欧阳懿 王明琦 刘家斌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养血清脑颗粒与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治疗组及盐酸氟桂利嗪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偏头痛的疗效(88.6%)...
关键词:偏头痛 养血清脑颗粒 盐酸氟桂利嗪 中西医结合疗法 
晕厥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探讨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223-224,共2页欧阳懿 饶艳艳 赖朝晖 刘家斌 
目的:探讨晕厥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并进行病因分析。方法:采用Multi-DopL型TCD仪,对34例晕厥患者发作间期及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34例患者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为(47.79±13.02)cm/s、(73.47±16.1...
关键词:晕厥 超声检测 经颅多普勒 血流速度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江西医药》2010年第2期142-143,共2页欧阳懿 黄丽萍 刘家斌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用低分子量肝素,对照组用阿司匹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5%),对照组(86.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未...
关键词:脑梗死 低分子量肝素 阿司匹林 
二次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脑出血
《临床医学》2009年第10期45-46,共2页曾祥俊 欧阳懿 温茂林 
目的探讨运用二次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脑出血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第二次微创,均在拔除第一根微创针,缝合头皮后进行。结果15例中,存活13例,死亡2例,治愈好转率87%,病死率13...
关键词: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二次微创法 
反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急重型吉兰巴雷2例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591-592,共2页江宗华 曾祥俊 李广生 赖朝辉 欧阳懿 
关键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冲击治疗 急重型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反复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吉兰-巴雷综合征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4年第5期86-86,共1页欧阳懿 张春英 钟燕霞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足由Caplan(1980年)首先报导并命名的。系由左、右小脑上动脉、左、右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直径2cm范围的血液循环障碍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征。我院于2000年1月-2003年1月收治TOBS21例,本研究对21...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血液循环障碍 预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