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煦

作品数:13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更多>>
发文主题:东非大裂谷地质学植物匆匆次生林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新闻》《中医健康养生》《生物学通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寿馅的饺子吃过吗?
《中医健康养生》2016年第5期76-77,共2页段煦 
如果是深秋或初冬,临走时,还要向他们买一些晒干的马齿苋,那东西,拿回家去,用温水发开,剁成馅儿,掺和些碎粉条儿、黄酱、五香面儿包大馅儿饺子或团子吃,口感既肉头儿,又有韧劲儿,还有干菜那特有的香气。嘿,真是比一兜儿肉丸儿馅儿的饺...
关键词:你吃过吗 饮食习惯 心肌收缩力 尿道炎症 骨质软化 植物染料 肌肉抽搐 胃肠道疾病 鸟食 痢疾杆菌 
蝉族和它们的表亲
《科学新闻》2014年第8期12-13,共2页段煦 
城市生活缺乏生趣,身边许多人想涉足生态摄影,可不知道拍些什么,便问我,我说:“我伏到了,知了叫了,蝉族就是一群安全、常见、无毒、漂亮的模特儿,堪称初学者理想的拍摄对象,不妨在炎热的夏季把镜头对准它们。”
关键词: 城市生活 拍摄对象 模特儿 初学者 
鳄鱼的眼睛
《科学新闻》2014年第5期12-13,共2页段煦 
第一次见到野生鳄鱼.是在皖南的一个保护区,那里是我国特产珍稀动物扬子鳄的故乡。在那里,我第一次近距离注视鳄鱼的眼睛。扬子鳄眼睛的虹膜是黑褐色的,加之黑色的瞳孔,很像中国人的眼睛,近乎于黑色,还很和善,让你不由自主地想...
关键词:鳄鱼 眼睛 珍稀动物 保护区 近距离 中国人 黑色 野生 
北京松鼠观察散记
《科学新闻》2014年第4期14-15,共2页段煦 
大多数啮齿目动物都可以叫做鼠,然而一提到鼠,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厌恶。不仅是因为这类动物贼头鼠脑,主要是其生活在阴暗潮湿处,采食不洁食物,携带的大量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能致人疾病甚至死亡的缘故。但是,在这个目的动物中...
关键词:松鼠 散记 北京 有害微生物 动物 寄生虫 
吃芦笋的褐马鸡
《科学新闻》2014年第B07期12-13,共2页段煦 
5月下旬,我到达地处北京市门头沟区与河北省涿鹿县相邻的东灵山南麓原始次生林,开始观察繁殖期森林鸟类的育雏行为。
关键词:芦笋 门头沟区  次生林 涿鹿县 河北省 北京市 育雏 
闽西山地观鸟记
《科学新闻》2014年第3期14-15,共2页段煦 
这个冬天,我们在闽西山地科考的日子里,工作内容特别多,一出去就是一天。可晚上回到驻地,却觉得皮肤舒爽,筋骨轻松。这主要得益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所带来的福音。
关键词:山地 闽西 观鸟 季风气候 海洋性 亚热带 
邂逅针叶林“精灵” 植物篇
《科学新闻》2014年第2期14-17,共4页段煦 
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漫游,一遇到森林边上的城市,几乎都能听到、看到有关“精灵”的故事和玩偶.一开始,我还奇怪,为什么这些地方会有这么多“精灵”?后来,每年都到这里钻林子,
关键词:植物 叶林 斯堪的纳维亚 
“世界尽头”的匆匆一瞥
《科学新闻》2014年第1期16-19,共4页段煦 
火地岛,位于南美大陆的最南端,常被人称作“世界尽头”。我们一行人从北京出发,经过30多个小时的飞行,终于来到了这片神奇土地的上空。在飞机降落的过程中,透过薄薄的云层,终于看到了雄伟绮丽的安第斯山,绵长的山脉在这里大大地...
关键词:世界 南美大陆 安第斯山 
普通斑马
《生物学通报》2014年第1期37-37,共1页段煦 孙忻 
普通斑马(Equusquagga)是现存3种斑马中数量最多的种类。与狭纹斑马(Equusgrevyi)和山斑马(Equuszebra)相比,普通斑马也是3种斑马中唯一生存没有受到威胁的斑马。
关键词:斑马 动物学 生活习性 饮食习惯 
冰川、苔原与极地荒漠——北极大地环境篇
《科学新闻》2013年第6期14-15,共2页段煦 
尽管北极的动植物是我此次斯瓦尔巴德群岛之行的主要观察对象,可在工作之余,跟随地质学和冰物理学家们打冰芯、看地貌、敲化石,也成了我极地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跟随着他们,学到了不少与生物学相关的地质及大地环境知识,受益匪浅。
关键词:环境知识 大地 北极 斯瓦尔巴德群岛 冰川 荒漠 物理学家 地质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