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治

作品数:38被引量:7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权力社会权利京津冀权力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动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学术界》《法制与社会发展》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京津冀行政协议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理论研究被引量:7
《河北法学》2017年第4期93-101,共9页王宝治 张伟英 
河北省社科基金2016年度项目<京津冀区域行政协议争端解决机制研究>(HB16FX018)
京津冀行政协议作为践行新区域主义治理理念的有效方式,成为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新模式,其发展态势之迅猛始料未及,由于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使得争端不可避免。然而,在实践中,京津冀行政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尚未建立。事实证明,京津冀...
关键词:京津冀 行政协议 争端解决机制 正当性 法理基础 
行政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建构的可行性——以京津冀为样本被引量:3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08-113,共6页王宝治 张伟英 
河北省社科基金2016年度项目"京津冀区域行政协议争端解决机制研究"(HB16FX018)
行政协议争端解决机制是行政协议真正发挥其优势作用的最后一道屏障,大量行政协议出现急需争端解决机制,而实践中该机制尚未建立。然而,行政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建构有法理依据做支撑,同时可以从现实理据中借鉴成功经验,不仅如此,我国法制...
关键词:京津冀 行政协议 争端解决机制 可行性 
京津冀协同立法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10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33-138,共6页王宝治 张伟英 
2016年度河北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HB16FX018)
京津冀协同立法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又是京津冀区域法制协调统一的重要基础。然而,京津冀协同立法面临很大困境,主要表现为京津冀各方利益博弈激烈、政府固有的"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欠缺协同立法经验,缺乏现成的法律制度供给...
关键词:京津冀 协同发展 协同立法 协同立法机制 
公共治理视角下弱势群体话语权的保护被引量:4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23-128,共6页王宝治 李克非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3FX005);河北师大2012年度人文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公共治理过程中公民话语权问题研究>(S2012Z03)
公共治理,意味着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人也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在当前的治理过程中,我国弱势群体话语权制度保障不健全、话语权社会载体不力、话语的正当渠道不畅,进而制约了公共治理的实现。切实保护弱势群体的话语权...
关键词:公共治理 弱势群体 话语权 
论话语权的法律意涵被引量:4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28-132,共5页王宝治 齐凤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3FX005);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度人文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2012Z03)
话语权既是公民表达意愿的权利、资格,又是公民以话语的方式自由表达诉求、影响他人、社会乃至政策决策的权力、手段。权利与权力是话语权的二重属性,民主与法治是话语权的核心要求,而利益诉求是话语权的出发点及根源,社会权力崛起则是...
关键词:话语权 权利 权力 
从感性走向理性的历史记录——读《近代中国政治社会变革研究》
《河北学刊》2014年第3期252-253,共2页季正聚 王宝治 
中国近代政治变革经历了纵向更迭、横向交叉、依次演进和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充满了利益冲突和不同思潮之间的碰撞,立宪主义始终与这些斗争和碰撞密切相关,并影响至今,这也是立宪主义成为理论界关注焦点的原因之一。毫不夸张地...
关键词:中国政治 历史记录 社会变革 近代 理性 感性 立宪主义 政治变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立法“五则”
《领导之友》2014年第11期11-12,共2页王宝治 韩林轩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实践证明,缺乏完善的法治体系,国家治理就失去了根本和依据。与法...
关键词:法治体系 立法质量 公民生活 国家生活 依宪治国 党的领导 法治国家 人权入宪 实践证明 最高法律效力 
论社会权力存在与运行的社会条件被引量:2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21-26,共6页王宝治 
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基金项目(项目编号:W2010B12)
任何权力的存在与运行都是有条件的,作为相对国家、个人而存在的社会权力也不例外,其正常存在与正常运行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权力得以存在与健康运行的社会条件就是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多元的文化。
关键词:社会权力 市场经济 民主法治 多元文化 
社会权力概念、属性及其作用的辨证思考——基于国家、社会、个人的三元架构被引量:22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4期141-147,共7页王宝治 
2010年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社会权力的培育与规制"(W2010B12)
作为相对于国家和个人而独立存在的社会权力,是诸多个人权力有机联合的产物,其含义是指在社会关系中,民间组织和各种诸个人集合以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力。就其属性而言,兼具公私双重性。就其作用而言,既有积极的一面,...
关键词:社会权力 概念 属性 作用 辨证 
知识分子与法的意识——基斯嘉科夫斯基对俄国知识分子的批评
《哲学动态》2011年第7期41-44,共4页王宝治 
一般认为,在俄罗斯的思想传统中,特别是十月革命前俄罗斯的思想传统中,法的精神是较为薄弱和欠缺的。这一说法在不少研究俄国哲学史的学者那里得到了印证,比如A.T.巴甫洛夫就明确地指出,在俄国的哲学传统中,倾向于把“内在自由...
关键词:知识分子 俄国 批评 意识 法律虚无主义 思想传统 十月革命 法的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