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

作品数:15被引量:14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科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榴辉岩高压变质带柯石英岩石学岩石成因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矿物学报》《中国地质》《地质论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胶东东部地区元古宙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被引量:13
《岩石学报》1997年第3期439-450,共12页孙景贵 胡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胶东东部地区的元古宙花岗岩-片麻岩杂岩,可分为:(1)石英闪长质-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2)二长花岗质-钾长花岗质片麻岩和(3)淡色花岗岩三套岩石。它们之间可识别侵位先后关系,岩相中普遍存在残留的斜长石板状...
关键词:元古宙 花岗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华北地台南缘晋宁运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5
《中国区域地质》1996年第1期31-35,共5页胡克 姜琦刚 周建波 杨德明 
依据大量地质事实证明华北地台南缘存在着晋宁运动的广泛影响。晋宁期强烈的构造—花岗岩浆活动与秦岭—大别造山带的早期构造演化和华中高压变质带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初步确定该区晋宁运动的时限为950—700Ma,较华南地区...
关键词:华北地台 晋宁运动 构造运动 
西藏羌塘南部地区的冰海杂砾岩及其成因被引量:36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368-374,共7页李才 程立人 胡克 洪裕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行业基金
青藏高原及邻区广泛分布的漂砾层、杂砾岩、含砾板岩是一种特殊的冰海相沉积岩,称为冰海杂砾岩(Ice-seaMix-conglomerates)。它们和一起产出的冷水型动物群、耐冷植物群视为这一地区冈瓦纳相最典型的标志,...
关键词:冰海杂砾岩 冈瓦纳 冰海相 沉积岩 西藏 杂砾岩 
西藏羌塘中部冈玛错-双湖蓝片岩带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34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268-274,共7页胡克 李才 程立人 洪裕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行业基金联合资助项目
冈玛错-双湖蓝片岩带将羌塘地区一分为二,其南例为冈瓦纳型碳酸盐岩 拉斑玄武岩区,北侧为欧亚大陆型碳酸盐岩-碎屑岩区。根据蓝片岩的地质特征和年代学研究,高压变质作用发生在二叠纪-三叠纪早期,是在区域绿片岩相基础上继承发...
关键词:蓝片岩带 冈瓦纳大陆 西藏 构造意义 岩石学 
华中东部榴辉岩中绿辉石的反相畴、出溶及其成因意义被引量:2
《矿物学报》1995年第3期254-258,T001,共6页曹琳 胡克 王安平 姚杰 
反相畴及出溶片晶是华中东部高压变质带中绿辉石的主要超微结构,出港片晶的大小受扩散速率和时间的控制,而反相畴的大小可作为变质温度和年龄的标志。通过对Alps、Cali-fornia等高压变质带中绿辉石的反相畴的统计计算,修正了Carpente...
关键词:榴辉岩 绿辉石 反相畴 出溶 成因 
大别——苏鲁高压变质带中榴辉岩的多样性及其成因被引量:13
《地质论评》1994年第6期494-501,共8页刘晓春 胡克 李学燮 康维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9070099);地矿部"八.五"重点项目(编号8502010)
最近的研究表明,大别—苏鲁高压变质带中的榴辉岩是多种多样的。与蓝片岩共生的C类榴辉岩可能由俯冲洋壳经低温高压变质作用(t=523℃,p=1.2—1.5GPa)形成;与片麻岩共生的B类榴辉岩则可能是在陆-陆碰撞过程中由俯冲陆壳中的基性成分岩石...
关键词:高压变质带 榴辉岩 类型 岩石成因 
榴辉岩相的重新评价被引量:2
《地质科技情报》1994年第1期29-35,共7页刘晓春 胡克 
给出了超基性、基性、泥质、长英质、硅质和碳酸盐等不同系列岩石榴辉岩相的典型矿物组合,重新确认了榴辉岩相的存在。榴辉岩相的p-T区间大致为1.0~4.0GPa和400~900℃,可进一步划分出低温、中温、高温和超高压等...
关键词:榴辉岩 岩相 亚相 相变 
山东青岛、日照首次发现不同期榴辉岩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3年第3期135-136,共2页刘晓春 胡克 王恩林 刘贵章 
苏鲁地区榴辉岩呈大小不等的透镜状、团块状或不规则状赋存于超基性岩、片麻岩、大理岩和石英片岩中。作者于1993年在青岛市仰口和日照市梭罗树首次发现了两期榴辉岩。仰口榴辉岩体露头面积约100m^2,边缘有少量蛇纹岩伴生,围岩为花岗质...
关键词:榴辉岩 山东 
论大别地块中榴辉岩与围岩的变质关系及区域“递增”变质带的形成被引量:8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366-372,共7页刘晓春 刘先文 胡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研究表明,大别地块中榴辉岩形成时的变质压力从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由2.8~3.5GPa降至约1.0GPa,而温度变化则不明显,由647~755℃略增至684~829℃.榴辉岩的围岩中某些残留高压矿物或其假象的发现证明它们与榴辉岩一起经历了原地高压...
关键词:地块 榴辉岩 围岩 变质 
大别—苏北—胶东含柯石英榴辉岩中微粒金刚石及自然金的发现被引量:9
《中国地质》1991年第11期28-29,共2页张树业 胡克 刘晓春 常丽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华中高压变质带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边界部位,西起川甘陕边境,东至胶东半岛,连续延伸约2500公里.这条高压变质带主要由蓝片岩、白片岩和榴辉岩三条相互平行展布的岩带组成,三者在空间上紧密共生,形成时代基本相同。
关键词:柯石英 榴辉岩 金刚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