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日恒

作品数:20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溶解度正辛烷正庚烷表面活性剂稠油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计算机与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学报》《油田化学》《科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正三十六烷与正十八醇氧化热动力学实验测试研究和相关讨论
《化学世界》1996年第S1期139-142,共4页张中良 刘玉峰 胡日恒 
本文对正三十六烷与正十八醇的氧化热动力学实验测试结果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进行了研究讨论。所得结果对热动力学发展获得某些实验测试积累。某些拓扑研究可能具有新型学科─广义热力学生长发展的可能性。本研究发现如硬脂酸等有机酸...
关键词:正十八醇 三十六烷 热动力学 动力学实验 氧化热 测试研究 正三十二烷 多孔介质 动力学研究 广义热力学 
用量热滴定法研究2,4-二氯酚与吡啶的氢键络合反应被引量:1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年第2期284-286,共3页李志伟 陈爱通 胡日恒 
用量热滴定法研究2,4-二氯酚与吡啶的氢键络合反应李志伟,陈爱通,胡日恒(天津大学化学系,天津,300072)(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关键词2,4-二氯酚,吡啶,正庚烷,氢键,量热滴定利用反应热测定样品滴定度是一种新...
关键词:二氯酚 吡啶 氢键 滴定 络合反应 
mezo-和d,l-2,3-二氯丁烷气态生成焓的测定
《化学学报》1993年第11期1059-1065,共7页何俊 安绪武 胡日恒 
本文用直接量热法测量了298.15K时m330-和d,l-2,3-二氯丁烷的液态蒸发焓值以及其混合物的液态燃烧焓值,得到了它们的标准气态生成焓值,考察了二氯烷烃分子内氯原子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对其气态生成焓值的影响。
关键词:二氯丁烷 燃烧焓 气态生成焓 
CO_2、N_2在克拉玛依九区稠油中的溶解度及气体饱和稠油的粘度、密度被引量:13
《油田化学》1993年第3期264-267,共4页韩布兴 闰海科 胡日恒 
在70℃、100℃、150℃、200℃温度下,0—10MPa压力范围内测定了CO_2、N_2在克拉玛依九区稠油中的溶解度及气体饱和稠油的粘度、密度,讨论了气体溶解度、气体饱和稠油的粘度和密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关键词:气体溶解度 粘度 密度 粘性原油 
正庚烷-正辛烷、正辛烷-异辛烷体系蒸汽压测定
《物理化学学报》1993年第3期421-423,共3页韩布兴 阎海科 胡日恒 
纯液体和混合液体蒸汽压数据是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文献中对正庚烷-正辛烷、正辛烷-异辛烷(2,2,4-三甲基戊烷)两混合体系的蒸汽压已有报导,但在55℃以下的数据十分缺乏.本文在20.0℃、39.6℃、55.0℃温度下系统地测定了这两个体系的蒸汽...
关键词:正庚烷 正辛烷 异辛烷 蒸汽压 
2-氯丁烷、1,2-二氯丁烷气态生成焓的测量
《化学学报》1992年第10期961-966,共6页何俊 安绪武 胡日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用转动氧弹燃烧热量计测量了298.15K时2-氯丁烷和1,2-二氯丁烷的标准液态燃烧反应内能变化值,得到了它们的标准气态生成焓值,并进一步考查了二氯取代对氯代烷烃气态生成焓值的影响量.
关键词:2-氯丁烷 1 2-二氯丁烷 燃烧焓 生成焓 
二氯丁烷标准蒸发焓的测定
《化学学报》1992年第10期943-947,共5页何俊 安绪武 胡日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用直接量热法测量了五种二氯丁烷位置异构体的标准蒸发焓值,探讨了二氯取代对氯代烷烃液态蒸发焓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蒸发焓 二氯丁烷 位置异构效应 
微型计算机与微量量热计的简便联机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2年第4期315-317,共3页谭新意 闫海科 胡日恒 
本文简单介绍将LKB微量量热计与微机的简便联机方法。使用Basic语言,一般操作者均容易掌握和应用。
关键词:微量量热计 微机 联机 
流动微量量热法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砂表面的吸附
《油田化学》1992年第2期165-167,共3页谭新意 阎海科 胡日恒 
用流动微量量热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DS)和十二碳羧酸钠(SL)在克拉玛依油田九区和乌尔禾区油砂上的吸附,简要地计论了吸附机理。所得实验结果表明,SL 在油砂上的吸附强度比 SDDS 的要大,在相当低的浓度下即可迟到饱和吸附。
关键词: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 
1,1-二氟乙烷和1,2-二氟乙烷分子内原子间非键相互作用(英文)
《物理化学学报》1992年第1期33-38,共6页梁伟根 严继民 胡日恒 
用从头算势诱导极小二乘拟合(PD/LSF)和(exp-6-1)函数研究了1.1-二氟乙烷和1,2-二氟乙烷分子内非键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同分异构体的能量稳定性差,在于分子内非键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该模式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研究分子...
关键词:二氟乙烷 分子 非键相互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