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培强

作品数:58被引量:35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椎弓根颈椎螺旋CT椎间盘退变脊柱侧凸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医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应用Smiley face rod固定系统治疗L5椎弓峡部裂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7年第10期878-882,共5页崔尚斌 刘少喻 苏培强 
目的 :探讨应用Smiley face rod固定系统治疗L5椎弓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科采用Smiley face rod固定系统节段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峡部裂患者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8.2±3.2岁(25~32岁),术前平均病程为16....
关键词:腰椎 峡部裂 Smiley FACE rod固定系统 
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年第1期82-85,共4页周航 周太峰 苏培强 
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是指由于胎儿时期脊椎发育不良所造成的脊柱一个或多个节段的侧方弯曲。临床上将由于胚胎时期椎体结构异常导致脊柱弯曲〉10°定义为CS。CS既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先天性畸形、器官缺陷综合...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侧凸 活产婴儿 SCOLIOSIS 脊柱弯曲 CONGENITAL 先天性畸形 脊柱裂 发育不良 信号通路 发育异常 
BFGF、PDGF对兔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腱骨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重庆医学》2015年第6期746-748,共3页杜庆钧 苏培强 何家强 黄明光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对兔膝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早期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健康成年新西兰兔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兔根据研究方法不同分为3组,BFGF组、PDGF组及对照组并进行造模,术...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腱骨愈合 前交叉韧带 
1例基因芯片筛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被引量: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年第2期168-172,共5页林翔 杨军林 苏培强 邹学农 谢超凡 王其飞 黄紫房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071439)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成脂分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收集AIS及同性别年龄正常对照骨髓标本,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SCs并培养传代,取第3代MSCs进行成脂诱导2周后,提取各标...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分化 基因芯片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体外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被引量:1
《广东医学》2012年第21期3191-3193,共3页林翔 杨军林 邹学农 苏培强 黄紫房 谢超凡 王其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071439)
目的建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离、培养、传代的方法,并观察其体外成脂诱导潜能,为后续的AIS来源MSCs诱导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差异的比较...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分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多态性与汉族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关联分析被引量:2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1年第5期532-535,共4页黄东生 梁国彦 苏培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45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基因多态性与汉族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以rs17576、rs2250889、rs18050883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i...
关键词:脊柱侧凸 青少年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关联分析 
角棒与圆棒在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中抗旋转能力的生物力学比较被引量:2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年第4期325-328,共4页黄紫房 杨军林 朱青安 邹学农 苏培强 谢超凡 林翔 赵卫东 
广东省科技计划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8B030301114)
目的:比较角棒与圆棒在Legacy、USSⅡ、RF单轴向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中的抗旋转性能。方法:将Legacy、USSⅡ、RF单轴向椎弓根螺钉分别与原装圆棒或自行设计的角棒组合,分为6个实验组:(1)Legacy螺钉和Legacy圆棒组(A组);(2)Legacy螺钉和...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 角棒 去旋转 扭矩 
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联合监护与唤醒试验判断脊髓功能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陈裕光 杨军林 万勇 郑召民 彭新生 邹学农 陈柏龄 苏培强 舒海华 刘卫锋 李佛保 
目的 探讨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联合监护与唤醒试验判断脊髓功能的作用.方法 2006年7月至2010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脊柱手术中同时实施TES-MEP和CSEP联合监护426例,并对术中...
关键词:监测 手术中 经皮神经电刺激 诱发电位 运动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唤醒试验 
广州市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调查被引量:9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年第2期138-141,共4页黄南祺 郭垣杉 刘进 黄广鑫 杨夏慧 陈静 苏培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456)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患病率.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9年7月对广州市30 142名在校学生进行脊柱侧凸普查.首先由普查体检医生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初步体格检查,阳性或可疑阳性者再由骨科医生复查;对骨科医生检查阳性或可疑阳性者行...
关键词:脊柱侧凸 患病率 
外偏角对颈椎理想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影响及变化规律被引量:2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0年第2期174-177,共4页刘庆余 高明 陈建宇 苏培强 黄东生 
目的运用CT三维重建技术探讨不同外偏角对颈椎理想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对60例颈椎(C3~7)模拟进行椎弓根内固定术,并测量外偏角在10°~60°时理想螺钉的直径和长度。结果C3~7椎弓根在外偏角为10°...
关键词: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颈椎 椎弓根螺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