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娟

作品数:9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丹东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玉米野生植物资源野生植物番茄整枝方式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种业》《农村实用科技》《辽宁农业科学》《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丹东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思路被引量:2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年第5期10-11,共2页汪遨 苏娟 孙羽 武翠 
丹东发展特色农业具有良好的基础,现有耕地面积17.6万hm2,占辽宁省耕地总量的4.3%,但农产品出口在辽宁省位列第二位。丹东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初步具备了特色鲜明、品质突出、市场需求稳定、生产示范基地较好、深加工等配套基础完备。丹东...
关键词:特色农业 现状 发展建议 丹东 
丹东农科院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做出的贡献及发展建议被引量:2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年第6期26-28,共3页吕春波 景希强 刘永涛 武翠 苏娟 
丹东农业科学院(简称:丹东农科院)以玉米研究著称国内,特别是玉米抗病育种在国内长期居于领先。成立60多年来,一直坚持科技创新,通过科研攻关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其自主创新选育的丹玉系列玉米等农作物品种为我国玉米生产进步做...
关键词:丹东农科院 科技创新 农业 发展建议 
依靠创新加速科技产业化 做强做大丹玉品牌——记丹东农业科学院科技产业化发展
《中国种业》2007年第4期21-22,共2页吕春波 刘永涛 苏娟 代菁钰 
丹东农业科学院位于辽东半岛美丽的凤凰山脚下。成立于1948年。50年来共取得科研成果324项,其中获奖成果124项.累计创社会效益600多亿元。玉米自交系3301982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玉米杂交种丹玉6号1978年获国家科技大会奖;丹玉13号1...
关键词:科技产业化 农业科学院 产业化发展 丹东 科技进步一等奖 创新 品牌 玉米自交系 
辽东山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被引量:3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35-36,61,共3页吕春波 苏娟 杨坡 代菁钰 王岩 
辽东山区有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 ,探索其科学的开发利用途径 ,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发挥最佳经济效益 ,对提高广大农民收入 。
关键词:辽东山区 野生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 
科技企业发展策略创新
《辽宁农业科学》2002年第6期24-25,共2页苏娟 宁家林 
关键词:科技企业 发展策略 观念创新 制度创新 机制创新 科技创新 
利用日光温室水生刺嫩芽被引量:1
《农村实用科技》2001年第11期18-18,共1页于深荣 苏娟 杨波 
关键词:刺嫩芽 山野菜 日光温室 栽培技术 整地 田间管理 采收 
旱稻良种“丹粳8号”栽培技术
《农村实用科技》2001年第3期7-7,共1页杨坡 丁立国 吕春波 苏娟 
旱稻通常是在旱地直播栽培,适宜在夏季雨水稳定的山地或春旱而夏秋易涝的纸洼地区进行栽培。种植旱稻不仅可以发展稻谷生产。而且可以达到高产、低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丹东农科院育成的旱稻新良种——丹粳8号,耐旱性强、抗稻瘟...
关键词:旱稻 “丹粳8号”栽培技术 稻谷生产 经济效益 
辽宁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构建被引量:1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20-22,共3页宁家林 于兵 高洪敏 苏娟 杨坡 吕春波 
通过对1974~1998年辽宁省审(认)定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分析表明:辽宁省玉米杂交种亲本来源主要有改良Reid群、旅大红骨群、Lancaster群、综合种亚群。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主要为:改良Reid群×旅大红骨群、改良Reid群×lancaster群、lanca...
关键词:玉米 杂优模式 杂交种 种质基础 杂种优势群 利用 配对模式 
番茄不同整枝方式对产量影响的试验被引量:3
《蔬菜》1999年第7期24-24,共1页杨坡 王立财 吕春波 苏娟 
关键词:番茄 整枝方式 产量 试验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