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敏

作品数:17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波电磁波震区地壳与上地幔层析成像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地震学报》《华北地震科学》《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自然灾害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瓦房店三家子地区岩溶探测与研究
《辽宁地质》1996年第2期149-156,共8页赵国敏 高常波 丑景俊 
辽宁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
在辽南瓦房店三家子岩溶发育区进行地震地质调查与工程地质钻探的基础上,布置了CT层析成像、地质雷达等多种地球物理探测,结果表明,本区断裂构造纵横交错,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为6~9m,基岩是由寒武系下统的厚层灰岩或泥灰岩组成...
关键词:三家子地区 地球物理探测 岩溶塌陷 岩溶探测 
地学层析技术在隐伏地质灾害探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自然灾害学报》1996年第3期40-46,共7页赵国敏 王亚会 王进 高常波 
利用地学层析技术在辽宁南部的鞍山、瓦房店等岩溶发育地区布置了多条井间电磁波CT观测剖面,由资料分析可知:辽宁南部鞍山、瓦房店等灰岩地区地壳上部的基底结构破碎,有多条小规模的断裂或裂隙存在,局部形成较宽的破碎带,并有溶...
关键词:地学 层析技术 地质灾害 地质勘探 
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在金矿探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贵金属地质》1996年第1期69-76,共8页王进 赵国敏 王亚会 陶裕录 张炼 
辽宁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课题
随着地层学层析成像技术的出现,使钻孔电磁波法增加了新的内容.电磁波同声波、地震波一样,也作为一种透射波引用到层析成像技术中,本文探讨了将电磁波井间层析成像技术用于探查石英脉金矿床.层析图像清晰地揭示了被测巷道间的岩性分层...
关键词:电磁波 层析成像 石英脉 金矿床 探测 
海城震区一维介质中Q值的正反演计算
《防灾减灾学报》1995年第4期39-47,共9页黄玉国 赵国敏 孟补在 张中杰 白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本文从Q值在地震学中的基本定义出发,对Q值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给出了一维介质中Q值正反演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公式,并对海城震区一维介质中Q值进行了试算。
关键词:粘弹性介质 品质因子Q 一维介质 
层状弹性介质中地震波运动学问题研究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343-348,共6页赵国敏 张中杰 滕吉文 孟补在 白云 黄玉国 
国家地震局联合基金
完全弹性介质中,进行地震波射线追踪时需要确定射线的出射角;在非弹性介质中,除了确定此射线出射角之外,还需要确定另外一个角,即波前面与常振幅平面的夹角──衰减角。基于惠更斯原理,研究了确定射线出射角与衰减角的一种有效方...
关键词:地震勘探 层状弹性介质 地震波 运动学 
工程建设场址地基勘探的一种新方法─—电磁波井间层析成像技术被引量:4
《防灾减灾学报》1995年第2期62-68,共7页赵国敏 王亚会 王进 高常波 李冬春 孟琪 
辽宁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课题
本文介绍了电磁波井间层析成像(CT)技术的基本原理、观测技术及其作用。利用CT井间层析成像技术对鞍山体育馆与三家子地区输油管道等场址进行了实际观测,由资料分析可知,该方法对探测地下岩溶、断层或破碎带等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CT技术 电磁波 层析成像 
地震测深资料数据采集与收录系统
《中国地震》1994年第4期378-387,共10页赵国敏 徐中信 杨茜 张中杰 王树明 白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本文介绍了STM-PC微机系列上实现的地震测深资料现场收录系统,其中包括对模拟磁带地震记录进行A/D转换、数据采集等。在研究中,对时标信号的采集方式、六响报时信号处理、模拟回放电路的改进与采集速率等方面进行了试验,为...
关键词:地震勘探 地震测控数据 数据采集系统 收录系统 
折射波地震勘探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被引量:2
《防灾减灾学报》1994年第4期33-37,共5页孟补在 黄玉国 赵国敏 
在多年实际工作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工作中的观测系统、资料处理方法、断层、t。闭合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折射波 偏移 断层 
Mcseis──150型地震仪在浅层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防灾减灾学报》1994年第4期44-49,共6页李振英 赵国敏 颜潮兴 丑景俊 
本文介绍了对日本产Mcseis—150型地震仪器的技术改进。实践证明,改进后的Mcseis—150型地震仪器系列可满足一般场地的浅层地震勘探与其它工程物探方法的观测需要,并获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
关键词:Mcseis—150型地震仪 技术指标 浅层地震勘探 探测效果 
P波地震图上的地面反射波与S—P转换波
《世界地震译丛》1994年第3期1-13,共13页A.Douglas L.Richardson M.Hutchins 赵国敏 刘宏兵 万志超 
辐射脉冲约1s或更短持续时间的震源理论研究表明:对于假定为实际地壳结构的双力偶震源,短周期P波地震图最突出的震相应当是P,pP和sP波。已注意到显示P波与地面反射的某些地震图,并可以充分模拟。然而,由浅地震观测到的这种地震图数目很...
关键词:地震图 地震波 反射波 S-P转换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