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婷

作品数:9被引量: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血压血液流变学血脂血液流变学研究高血压患者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全科医学》《中国微循环》《微循环学杂志》《河北医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妊娠期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分析被引量:6
《中华全科医学》2014年第12期1964-1965,1980,F0003,共4页杨瑞华 钱俊如 赵爱婷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波动规律,为高血压预防筛查高危人群,更为临床降压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美国Suntech公司产的OscAr-2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ABP)记录仪,分别监测年龄相匹配的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A组)、血压正常孕妇(B...
关键词:妊娠 高血压 动态血压 
不同糖代谢状态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医学研究杂志》2010年第4期66-69,共4页窦连军 孙子林南京 梁军 吴庆强 张彤 司冬芹 赵爱婷 张佳青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诊断指标——颈股脉搏波速度(cf-PWV)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141例研究对象被分为5组:正常糖耐量组(NGT)、空腹血糖异常组(IFG)、糖耐量异常...
关键词:糖耐量异常 颈股脉搏波速度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患者活血分析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研究被引量:1
《血栓与止血学》2006年第5期216-217,240,共3页赵爱婷 杨磊 李洁 经先振 杨瑞华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活细胞形态、凝聚状态、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状况。方法用美国产布氏多功能生物显微镜(5型)对41例高血压患者和35例正常人进行活血分析并测定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高血压患者的红细胞聚集率、白细胞活化率、血小...
关键词:高血压 活血分析 血脂 血液流变学 
高血压患者活血分析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研究被引量:4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6年第3期378-380,共3页赵爱婷 杨磊 李洁 经先振 杨瑞华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活细胞形态、凝聚状态、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状况。方法用美国产布氏多功能生物显微镜(5型)对41例高血压患者和35例正常人进行活血分析并测定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发现高血压患者的红细胞聚集率、白细胞活化率、...
关键词:高血压 活血分析 血脂 血液流变学 
高血压病血液高凝状态与胰岛素抵抗被引量:2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年第2期186-188,共3页龙建军 赵爱婷 刘洁 骆秉铨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血液高凝状态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对 8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 4 6例正常人测定血糖、胰岛素 ,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聚集、活化度 ,t PA、PAI等指标。将高血压病人分为两组即IR和NIR进行研究。结...
关键词:高血压 血液高凝状态 胰岛素抵抗 血小板聚集 血液流变学 
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与内皮损伤
《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北京)》2004年第6期51-52,共2页朱瑞华 龙建军 赵爱婷 刘洁 骆秉铨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与内皮损伤的关系。方法:对8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46例正常人血糖、胰岛素;循环内皮细胞斑块数量;ET、TXB2、PGI2、NO等测定,将高血压病人分为两组即IR和NIR进行研究。结果:与正常人和NIR比较,IR组E...
关键词:高血压病 胰岛素抵抗 内皮损伤 血液流变学 循环内皮细胞斑块 一氧化氮 
心绞痛心肌梗塞病人的经皮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监测被引量:3
《河北医学》1999年第12期38-39,共2页赵爱婷 龙建军 郭秀玲 杨瑞华 骆秉铨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病人的经皮氧分压(PtcO2 )和二氧化碳分压(PtcCO2)的改变。方法:采用经皮组织氧分压监测仪对51 例临床上确诊为心绞痛、心肌梗塞病人及60 例健康人分别测定前臂内侧的P...
关键词:氧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 冠心病 心绞痛 心肌梗塞 
脉络宁治疗糖尿病脑血栓形成的球结膜微循环观察被引量:2
《微循环学杂志》1995年第3期48-49,共2页冯林美 赵爱婷 宓国伟 
脉络宁治疗糖尿病脑血栓形成的球结膜微循环观察冯林美,赵爱婷,宓国伟脑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的老年多发病,我国糖尿病患者从临床及病理解剖资料中发现脑动脉硬化脑梗塞的发病率2~4倍于无糖尿病患者,而且趋于年青化,如不及时治疗...
关键词:脉络宁 糖尿病 脑血栓形成 治疗 球结膜微循 
高血压病人毛细血管压与血压及甲襞微循环的关系被引量:5
《中国微循环》1993年第2期68-70,共3页赵爱婷 宓国伟 骆秉铨 张孝坤 
用无创性弹簧压片法,加压阻断毛细血管血流测量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后的毛细血管压,并同步观测甲襞微循环和上肢节段性血压。结果发现:治疗前后毛细血管压值分别为8.77±2.47、7.46±1.91kPa,治疗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较治疗...
关键词:毛细血管压 甲襞微循环 高血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