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玲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纽约时报》六方会谈纽约时报佛像佛陀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礼拜逝去的佛陀:无佛像时代象征物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5年第1期147-152,共6页赵玲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重估犍陀罗艺术对中国的影响》(22BF092)阶段性研究成果。
公元前3世纪左右,佛教美术兴起于一个以象征物为中心的美术阶段,确立了以象征物为核心的佛传图。事实上,象征物的核心地位,是在释尊已逝的观念中形成的,从而得以纠正以往学界把象征物等同于佛像的看法。象征物作为释迦圣物的代表,在佛...
关键词:无佛像 佛传图 象征物 古印度 
“戎体”还是“华体”--“张家样”佛画辨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3年第4期131-136,共6页赵玲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重估犍陀罗艺术对中国的影响》(22BF092)阶段性研究成果。
萧梁时期,张僧繇改革佛画,创制了“面短而艳”“薄衣贴体”的造像新体“张家样”。本文研究指出,该样式不但改革了梵式旧制,还摆脱了魏晋以来脱略凡俗的“秀骨清相”特征,确立了一种生动、真实的人间世尊新样,从而纠正了学界固有的外来...
关键词:南朝 张僧繇 张家样 佛画 华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