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竹茵

作品数:15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中产阶级协商民主中产阶级视域商式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湖北经济学院学报》《行政与法》《江汉论坛》《探求》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深层逻辑——基于国家构建视角被引量:1
《探求》2023年第3期74-86,共13页赵竹茵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年度院立项重大课题“广州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研究”(22ZD012)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场在国家、社会领域围绕城乡结构变化所进行的深刻革命。针对职权特定性低、事务复杂性高的治理问题,通过市域科层机构的扁平化调整,恢复社会内生秩序的政社关系重构,对参与性力量进行再造从而实现对人民群众的...
关键词: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国家构建 参与性力量再造 
协商式治理的程序原则及实现路径被引量:1
《探求》2022年第4期74-86,共13页赵竹茵 
基层治理民主创新实践显示,完整的公众协商流程至少包括参与者产生、讨论、协商、决议输出和权力体系反馈等环节。为此,协商式治理的程序原则应当包括更广泛的覆盖、更充分的表达、更理性的互动、更有效的输入和更真实的反馈;主要实现...
关键词:协商式治理 程序原则 实现路径 
协商与基层治理体系变革--探索“行政民主”路径的可能性
《公共治理研究》2021年第6期35-41,共7页蒋余浩 赵竹茵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制度理论研究专项课题《广东构建程序完整、环节合理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研究》(编号:GD20ZD14)。
在具有一定封闭性的行政体系内,民主协商的有效实施往往具有困难。广州同德围地区改造过程中的民主创新实践表明,通过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体系的整合,在行政体系内外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民主协商网络,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民主协商机制的作...
关键词:协商民主 行政体系 行政民主 基层治理 
改革开放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逻辑被引量:2
《领导科学论坛》2021年第11期29-35,41,共8页赵竹茵 
改革开放后,国家治理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制度建设方面不断调整和重构,在不同时段的不同主题中以开放型发展、党的领导和国家建设为主要动力。以开放型发展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建设贯穿始终,党的领导是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以国家建设为...
关键词:国家治理 动力 逻辑 
迈向协商民主的地方立法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学术论坛》2017年第3期72-78,共7页赵竹茵 柳新元 
治理、民主以及协商民主是地方立法价值追求的三个维度。在地方立法中,治理价值的贯彻有助于丰富立法内容,民主价值的树立有助于规范立法程序,协商民主价值的植入有助于提升立法的理性程度。治理、民主以及协商民主价值之间存在合力与张...
关键词:地方立法 治理 民主 协商民主 立法质量 
政治过程的协商式输入——以同德围公共治理为例
《岭南学刊》2017年第1期20-26,共7页赵竹茵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2014年度"理论粤军"招标课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次制度化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在同德围治理中,外、内输入相结合的协商式输入,使利益要求穿越了系统的边界从外部环境进入行政体系,同时结合了政治精英的内输入,促成行政体系的有效运转并作出有针对性的治理决策输出。协商式输入践行了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型,促...
关键词:政治体系 协商式输入 同德围公咨委 
地方立法视域下的社会化养老问题研究被引量:2
《行政与法》2017年第1期82-88,共7页赵竹茵 
我国关于社会化养老的相关规定主要分散在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之中,且立法较为单一地关注社会保险,忽视了社会力量的其他作用因素,顶层立法与地方立法之间亦存在衔接不足的问题,对于特殊老年人的权益保护也不...
关键词:社会化养老 地方立法 地方性法规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研究——以地方立法为切入点被引量:5
《兰州学刊》2016年第12期152-158,共7页赵竹茵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公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民主化、法治、效率、协调,地方立法承载并实现着这五个目标。在地方立法中,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程序较为复杂,地方政府规章的规范内容有限;相对而言,以地方政府规章的形式承载了地...
关键词:治理体系 地方立法 地方性法规 地方政府规章 先行先试类规章 
制度变迁视域下的中国中产阶级发展
《岭南学刊》2016年第2期28-33,共6页赵竹茵 
改革开放后经济模式变革引发了老中产阶级的产生,文化资本的扩张促进了新中产阶级的发展,国家正在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有望实现中产阶级的全面发展。在中产阶级发展的每个具体环节,都是诱致性变迁在前,强制性变迁在后,来自于国家的相关...
关键词:制度变迁 中产阶级 产生 发展 
中国中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发展趋向被引量:1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123-128,共6页赵竹茵 
马克思认为阶级意识的形成分为客观阶级、认识阶级及行动阶级三个阶段。中国中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正处于从阶级认识向阶级意识转化的过程中。在大力发展协商民主的背景下,中国中产阶级及阶级意识将以渐进性、协商式的方式逐步发展。在行...
关键词:中产阶级 阶级意识 阶级认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