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珊

作品数:19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王安石变法北宋郑和下西洋航海技术明代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交通运输工程军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化研究》《海交史研究》《文史知识》《自然科学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文化地理的角度看古代中外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与交流
《南方文物》2024年第6期129-137,151,共10页陈晓珊 
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专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十四·五”重大项目“中国科技传统及其现实意义研究”(项目编号:E3293G02)。
科学技术是文化的一部分,航海造船技术的创造与传播也遵循着文化地理中的许多特征。地理环境和社会传统对技术产生影响,跨文化的技术传播会促成新技术的出现,而在长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诸多旧技术的遗失现象。由于航海造船对...
关键词:文化地理 航海史 造船史 历史技术地理 技术史 
试论北宋熙宁年间东南诸路的增设新县现象
《中原文化研究》2024年第5期79-87,共9页陈晓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与地图绘制”(13&ZD082)。
王安石变法期间,北方的河北、河东、永兴军等路为节省地方行政成本,裁撤了大量县,而东南各路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后来陈瓘指称王安石对北方和南方采取双重标准,即主张在北方大量撤县的同时,却在南方析置新县。经过考察可知,王安石变法...
关键词:历史政区地理 王安石变法 东南地区 析置新县 县域经济 
郑和下西洋与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进步
《江苏地方志》2024年第5期8-12,共5页陈晓珊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参与船只和海员数量最多、持续时间最为久远的海上航行活动,从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先后航行七次。郑和下西洋在继承中国唐宋时期的航海技术基础上,还广泛吸收、改造、引入源自印度洋、地...
关键词:航海技术 郑和下西洋 海上航行 明永乐 持续时间 印度洋 地中海 
2021—2022年明史研究述评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3年第5期5-15,共11页陈晓珊 
2021—2022两年间明史研究成果众多,除专门研究明代的论著之外,还有许多涉及元明史、明清史,以及将明代相关问题置于更长历史时期中的研究。因篇幅有限,不能尽述,兹择要论述如下。一、研究趋势和热点(一)多角度、全景化的动态研究。无...
关键词:明清史 文化史研究 明史研究 军事史 政治史 社会史 经济史 全景化 
郑和下西洋与中国古代航海技术
《文史知识》2022年第10期17-25,共9页陈晓珊 
船在海上航行,必须要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用多长时间,或者航行多远,才能到达目标港口。但在古时候,想要获取这些数据都很困难,其难度远远高于在陆地上行进的难度。人们在平地上可以较为精确地测量路程,也能估算相应的行进时间,但船舶在...
关键词:海上航行 航海技术 测量距离 郑和下西洋 漂浮不定 陆地 
从桦树皮船与线缝船看世界早期原生态造船技术
《国家航海》2022年第1期23-34,共12页陈晓珊 
通过次北极圈桦树皮船与印度洋等地线缝船的对比,可以看到广泛存在于人类早期各地的传统造船技术。由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长期处于各文明交流的前沿,所以当地的线缝船比较受人关注,而次北极圈区域采用类似技术的桦树皮船受到的关注则较...
关键词:桦树皮船 线缝船 古代造船 造船技术 
近40年中国航海技术史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海交史研究》2019年第4期53-68,共16页陈晓珊 
40年来,中国航海技术史研究经过积累与发展,呈现了繁荣的景象。关于地文导航、天文导航等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许多关注和讨论,一些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被发现并陆续刊印共享,促生了新的研究主题。未来的航海技术史研究可以关注更多区域差异,...
关键词:航海技术 海洋史 技术史 
从遮洋船特征看明代战船上的防御设备
《国家航海》2019年第1期21-34,共14页陈晓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丝绸之路上科技知识的传播”项目(编号Y621011010)的阶段性成果
明代文献中称有一种海运船名为'遮洋船',明代海运一度以此为名。遮洋船应是因船上的遮洋设备而得名。从相关记载来看,'遮洋'是舷墙一类的防护设备。此类设备通常用竹木制成,有航行防水和战斗防御作用,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坚固度。福船等南...
关键词:遮洋船 遮洋 古战船 福船 
郑和下西洋前后中国航海指南的变迁被引量:3
《中原文化研究》2019年第1期63-68,共6页陈晓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丝绸之路上科技知识的传播"项目(Y621011010)阶段性成果
从古代航海指南的撰写及其体现的航海技术与计量单位中,可以看到当时航海者们交流的成果。通过观察郑和下西洋前后中国航海指南的体例,以及导航技术与计量单位的变化和传播,可以分析中国定量航海技术的发展历程,也能看到古代航海活动中...
关键词:航海指南 郑和下西洋 中外交流 
古代航海文献中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导航
《全球史评论》2018年第1期117-132,280-281,共18页陈晓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丝绸之路上科技知识的传播项目(编号:Y621011010)的阶段成果
在世界各地的古代航海记录和航海指南中,留下了许多对各海域环境特征的记载,包括水色、岛礁、风浪、生物等内容。海水颜色和海洋生物是早期航海者能直接观察到的重要环境特征,在长期航海实践中,这类特点被总结成经验,收入各种专业航海...
关键词:《海洋》 航海指南 阿拉伯文 浮游植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