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振先

作品数:10被引量:7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化学成分叶下珠二萜短叶苏木酚显脉香茶菜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草药》《江西中医药》《中成药》《中药材》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叶下珠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9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79-79,共1页万振先 詹永成 薛德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叶下珠(PhylanthusurinariaL)是我国常用的中草药,有平肝清热、利水解毒之功效。近年来我们对江西盛产的叶下珠进行了较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先后分得10余个化合物,其中6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1,...
关键词:叶下珠 化学成分 十八碳烯酸乙酯 原儿茶酸 中药 
薄层扫描法测定夜交藤中大黄素的含量被引量:3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176-176,共1页朱英 万振先 陈建国 
夜交藤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的干燥茎。具有安神、养血、活络之功效。已知其中含有的成分主要为蒽醌衍生物,又以大黄素为主。但所见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的何首乌与夜交藤的大黄素含量甚低...
关键词:夜交藤 大黄素 薄层扫描法 
复方中药化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探讨被引量:1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21-21,共1页万振先 
复方中药化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探讨万振先(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南昌330006)关键词复方中药化学研究方法探讨复方中药化学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复方诸药中各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有效成分,即复方中是由哪些化学物质通过什么样的...
关键词:复方中药 中药化学 
叶下珠化学成分的研究(Ⅱ)被引量:38
《中草药》1997年第3期134-135,共2页万振先 喻庆禄 易杨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从叶下珠phyllanthusurinaria全草中分离出11个结晶,除原报道的鞣花酸、没食子酸、β-谷甾醇和胡萝卜甙外,还有短叶苏木酚(brevifolin,Ⅵ)、槲皮素(quercetin,Ⅳ),芸香甙(rutin,Ⅶ)等。其中短叶苏木酚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关键词:叶下珠 短叶苏木酚 化学成分 
从叶下珠属植物中新发现的一个酚性化合物被引量:1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第S1期33-33,共1页喻庆禄 万振先 
从叶下珠属植物中新发现的一个酚性化合物喻庆禄,万振先(江西中医学院330006)关键词叶下珠属,化学成分,短叶苏木酚叶下珠(PhyllanthusurinariaL.)为大戟科叶下珠属中的一种草本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
关键词:叶下珠属 化学成分 短叶苏木酚 
大萼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
《中草药》1994年第5期232-233,248,共3页高幼衡 朱英 万振先 李广义 吴顺华 余开夫 刘国生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从江西省宜丰县产的大萼香茶菜的干燥嫩枝和叶中分得6种成分,3个为二萜成分即:exci-saninA(Ⅰ)、excisaninB(Ⅱ)和rabdoloxinB(Ⅲ);另外3个分别为乌苏酸、棕榈酸和β-谷甾醇。
关键词:大萼香茶菜 二萜 化学成分 
显脉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3
《中国中药杂志》1994年第5期295-296,共2页高幼衡 万振先 赖学文 朱英 李广义 吴顺华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从江西省宜丰地区产显脉香茶菜的嫩茎、叶中分得3种二萜化合物,根据光谱解析及理化鉴别,分别确定为lasiokaurin,ponicidin和冬凌草素(oridonin),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关键词:显脉香茶菜 二萜 冬凌草素 
显脉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9
《中药材》1994年第1期28-29,共2页高幼衡 万振先 徐昌瑞 朱英 李广义 吴顺华 余开夫 刘国生 
从江西宜丰地区产的显脉香茶菜Raadosia nevrosa(Hemsl)C. Y. Wu et H. W. Li茎叶中分得10个单体,经光谱解析和理化鉴别,确定了5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2个为β-seco-entkaurene型二萜,nodosin(1)、epinodosinol(2),其余为β-谷甾醇、乌苏...
关键词:显脉香茶菜 胡萝卜甙 皂甙 二萜 
薄层扫描法测定绞股蓝中人参二醇的含量被引量:4
《中成药》1990年第9期33-34,共2页万振先 汪国宝 刘勇 席仲洪 
本实验用CS-930薄层扫描仪,单波长锯齿扫描,以人参二醇为标准品,对照测定江西宁岗产绞股蓝全草、茎、叶中人参二醇的含量。方法简便,可靠,为绞股蓝的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绞股蓝 人参二醇 含量 薄层扫描法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浅议
《江西中医药》1990年第1期56-57,62,共3页万振先 
近20年来,不少学者为探明中药复方治病的物质基础,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复方中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力图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结构与疗效的关系,阐明中医的方药理论和中药复方防病治病的作用机理。尽管目前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还...
关键词:中药复方 化学成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