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菊

作品数:8被引量:3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怀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伍尔夫双性同体HVS峰度盲提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电子电信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山花(下半月)》《计算技术与自动化》《电影文学》《怀化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解读《年轻的维多利亚》中的阿尔伯特
《电影文学》2014年第20期138-139,共2页刘秋菊 崔婷婷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0C1073)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与和谐社会研究阶段性成果
影片《年轻的维多利亚》展现了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之间曲折的情感历程,再现了真爱永恒的真谛。由于他们在社会上的特殊身份,个人的情感及婚姻也因此呈现出复杂的社会性,甚至对国家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双性同体"是英国现代...
关键词:维多利亚 阿尔伯特 伍尔夫 双性同体 人格魅力 
探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创作理论“双性同体”
《山花(下半月)》2014年第5期128-129,共2页刘秋菊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0C1073)“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与和谐社会研究”阶段性成果
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女性主义理论的先驱者,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29年提出文学创作理论“双性同体”,这是对传统男女二元对立观念的解构,同时更彰显出对男性中心的单一标准的抗议,对后世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
关键词:“双性同体” 文学创作理论 弗吉尼亚 伍尔夫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理论 父权制家庭 现代主义 
构建两性双赢的和谐之路——论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观
《山花(下半月)》2014年第3期123-124,共2页刘秋菊 崔婷婷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0C1073)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与和谐社会研究阶段性成果
弗吉尼亚·伍尔夫生于1882年的英国上流社会家庭,是一位超越时代的女权主义者。伍尔夫天资聪颖、生性敏感,作为女性作家,通过对时代与社会的深入观察与缜密思考。她把作品视为手段和武器,在《奥兰多:一部传记》中再现现实生活中女...
关键词:弗吉尼亚 伍尔夫 双性同体 和谐 上流社会 女性作家 女权主义者 现实生活 
盲嵌入盲检测盲提取时域法视频水印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3年第1期82-85,共4页李跃强 刘秋菊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12GK3033)
提出一种基于峰度及HVS的彩色视频水印时域算法。算法具有盲嵌入、盲检测、盲提取的特点,利用HVS的视见曲线、颜色宽容特性,根据不同的水印信息,通过对相邻红色分量像素值的微调嵌入水印。实验表明:算法嵌入、提取速度快,透明性好,健壮...
关键词:视频水印 峰度 时域 HVS 盲嵌入 盲检测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观
《怀化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74-75,共2页刘秋菊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与和谐社会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C1073
文学作品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反映的是时代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潜藏着作者被压抑的欲望和社会理想。弗吉尼亚·伍尔夫通过对时代与社会的深入观察与缜密思考,将其倡导的男女两性和谐、双赢的社会理想隐喻在文学创作中,因此,伍尔夫的...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 双性同体 父权制 和谐 双赢 
萨拉的疯癫——对维多利亚时代文化的解构
《作家》2009年第8期74-75,共2页刘秋菊 
当代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在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塑造了"疯女人"萨拉这一艺术形象。在维多利亚这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女性的疯狂不能仅仅作为一种病理现象来分析,更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笔者认为,作者福尔斯是借"疯女...
关键词:维多利亚 疯女人 萨拉 
弗吉尼亚·伍尔夫精神分裂原因的探析被引量:3
《作家》2009年第6期89-90,共2页刘秋菊 
英国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生主要经历了三次严重的精神分裂,令人困惑不解的是,伍尔夫几乎每次发病都是在她新的作品完成后不久。因此,有些评论家将她的经历神秘化。本文分别从性的自我危机意识、社会角色危机意识、人格分裂...
关键词:伍尔夫 精神分裂  弗洛伊德 
从身体写作探析吴尔夫夫妇不和谐的性爱
《科教文汇》2009年第1期200-201,共2页刘秋菊 
法国女性主义者西苏(Cixous)提出了身体写作的女性主义写作理论。身体写作是出自女性并面向女性的写作,它所表现的是与女性的生理体验相关联的女性经验和潜意识。女性通过身体将自己的想法物质化,用女性自己的肉体表达女性自己的思想。...
关键词:身体写作 《到灯塔去》 弗吉尼亚·吴尔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