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女人

作品数:588被引量:33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甄蕾王文惠郝宝燕张玉梅杨莉馨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通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阁楼上没有疯女人——读沈轶伦作品《青玻璃》
《小说月报(原创版)》2024年第11期19-20,共2页于昊燕 
“是雨先落下来,还是蛇先过来,她不知道。”沈轶伦在小说伊始给出一条明晰而错杂的路径,主人公庄星遭遇雨与蛇,物体感知清楚,时间线条模糊,正如小说本身,清楚的是事件:主人公庄星遭遇了父亲去世与丈夫出轨的双重打击,她必须独立处理相...
关键词:疯女人 相关事项 现在与未来 
浪漫的定义
《北方人》2024年第19期39-40,共2页马拓 
我小时候在报纸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因为年代比较久远找不到出处了,就讲下大意有个年轻男人和妻子吵架、分居,感觉爱情已死,婚姻走到了尽头。有天傍晚,他走在路上,考虑着怎么离婚。胡思乱想中,他看到住在附近的一个疯女人发了病,满街乱...
关键词:疯女人 胡思乱想 走在路上 小时候 
“钻”进书中,角色扮演
《七彩语文》2024年第34期40-43,共4页兰婧文 
情境呈现一觉醒来,你竟然穿越了!你是湘西边城的船家少女,面对未知的明天,你是否会执着地等待傩送的归来?你想起自己名叫伯莎·梅森,而在你的丈夫罗切斯特口中,你还有另一重身份——“疯女人”,你是否有为自己正名的想法或计划?你听到...
关键词:罗切斯特 角色扮演 疯女人 情境呈现 
小厦房里的疯女人——马金莲近作《花姨娘》中的女性意识解读
《今古文创》2024年第33期17-19,共3页王曼 
回族作家马金莲是宁夏的一张文化名片,她以细腻质朴的笔触刻画了众多回族儿女的鲜活形象,2018年她凭借《1987年的浆水与酸菜》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马金莲新作《花姨娘》通过叙述传统文化下花姨娘这一反叛者跌宕而又短暂的一生,展现...
关键词:《花姨娘》 马金莲 女性意识 父权文化 异化 
“阁楼上的疯女人”:卡罗尔·安·达菲诗歌中的“监禁”与“逃脱”
《英语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117-131,共15页张孟玲 南健翀 
2022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R.S.托马斯诗歌的民族性书写”(2022ND046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国曼布克文学的文学生产研究”(17BWW08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英国当代桂冠女诗人卡罗尔·安·达菲在其诗歌中创造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疯女人”形象,呼应了19世纪女性作家作品中普遍存在的“监禁”与“逃脱”主题。身体意象成为贯穿达菲早、中、后三个时期诗歌的“疯女人”形象的演变线索。...
关键词:卡罗尔·安·达菲 疯女人 监禁与逃脱 身体 女性主义 
走出阁楼的疯女人 评上话版《朱莉小姐》的改编策略
《上海戏剧》2024年第3期33-35,共3页刘天宇 
2024年,如期到来的“经典戏剧·上话重绎”特色演出季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北欧。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携手以导演海尔达·海尔维格为核心的瑞典团队,共同改编了现代戏剧大师斯特林堡的代表剧作《朱莉小姐》。如今谈到北欧戏剧,我们更容易想...
关键词:易卜生 戏剧大师 疯女人 斯特林堡 疯癫 变革性 改编策略 自我变革 
“疯女人与花”——不同影视作品对奥菲利娅献花的诠释
《戏剧之家》2023年第33期127-129,共3页周晓露 
奥菲利娅发疯后献的花到底是真实的花还是虚构的花?这些花到底是献给谁的?奥菲利娅到底是真疯还是假疯?仅仅阅读文字是无从得知的。现今的几部电影作品中,不同的演员有不同的演绎,说明这些争议一直都存在。本文从不同影视作品中演员对...
关键词:奥菲利娅  疯女人 莎士比亚 
这个“疯女人”,让人类摘下口罩
《看天下》2023年第28期14-17,共4页王亚坤 
5次被解雇,从未获得终身教职,很难拿到研究经费,连个稳定的实验室都没有一这是202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卡塔琳·卡里克65岁前的人生。或许唯一值得骄傲的,是培养出独生女苏珊这位两届奥运会赛艇金牌得主。在40年漫长学术生涯中,卡...
关键词:终身教职 金牌得主 奥运会 疯女人 学术生涯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独生女 实验室 
“疯女人”的真实面貌——《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杂糅”身份解读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85-92,共8页林斌楠 王艳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BWW016);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研究项目(19YJC752029)。
简·里斯使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的疯女人伯莎·安托瓦内特走出阁楼,成为《藻海无边》的主人公。安托瓦内特生活在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之间,对白人既崇拜又痛恨,对黑人既排斥又依赖,是里斯的“复影”。借用霍米·巴巴的“杂糅”理...
关键词:简·里斯 《藻海无边》 安托瓦内特 “杂糅” 
以爱为名,一个“疯女人”的诞生
《南风窗》2023年第12期119-120,共2页张茜 
“维塔”(Vita)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生命”,本书中的维塔成立于1987年,是一家由前街头混混泽·达斯·德罗格斯创办的收容所,位于巴西的阿雷格里港。
关键词:阿雷格里港 收容所 疯女人 VITA 拉丁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