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作品数:70被引量:8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冯晓源徐小冬张伯礼周菲丛羽生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2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生物教学》2025年第2期74-77,共4页刘利 伍春莲 
以202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为背景讲述mRNA疫苗的“前生今世”,挖掘其中与生物学教学相关的内容,并融合生物学教学进行示例,丰富教学素材,开拓教学思路,提升教学效率。此外,从整体来看,以研究历程的逻辑举例还可以应用于总复习时串联...
关键词:诺贝尔奖 mRNA疫苗 生物学教学 
泌尿生殖系肿瘤mRNA疫苗的研究与展望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韩泽宇 艾建忠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3403200)。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等疗法出现,让癌症免疫治疗受到极大关注。由于其优良的特异性和安全性,肿瘤疫苗在免疫治疗中有着独特的地位。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爆发和2023年...
关键词:嵌合抗原受体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疫苗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免疫治疗 泌尿生殖系肿瘤 新型冠状病毒 T细胞 
百年来医学领域的里程碑:五款药物改善人类生活
《秋光(长寿生活)》2023年第12期51-51,共1页刘霞 
青霉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生物化学家和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发霉的培养皿中发现了这种药物。1945年,弗莱明、钱恩、弗洛里3人因青霉素的发现、研究与改进并成功用于医治病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
关键词:微生物学家 生物化学家 弗莱明 细菌学家 医学领域 人的生命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弗洛里 
这个“疯女人”,让人类摘下口罩
《看天下》2023年第28期14-17,共4页王亚坤 
5次被解雇,从未获得终身教职,很难拿到研究经费,连个稳定的实验室都没有一这是202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卡塔琳·卡里克65岁前的人生。或许唯一值得骄傲的,是培养出独生女苏珊这位两届奥运会赛艇金牌得主。在40年漫长学术生涯中,卡...
关键词:终身教职 金牌得主 奥运会 疯女人 学术生涯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独生女 实验室 
PIEZO通道将物理机械力转化为生物电信号的机制被引量:1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年第5期352-352,共1页刘风雨(译) Yang XZ Lin C Chen XD 
作为2021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明星分子,PIEZO通道是机械敏感性阳离子通道的孔道蛋白,在触觉和本体觉等传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表明,PIEZO形成三聚体三叶螺旋桨状离子通道,中心是负责离子通透的孔道部分,外周是三个负责机...
关键词:生物电信号 传导过程 PIE 离子通道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生命科学学院 三聚体 受力结构 
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启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1年第11期382-383,共2页曾萍萍 王任翔 
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药物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药物学家大村智因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研究中做出的决定性贡献,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通过分析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三位获得者的科学研究历程和巧妙的实...
关键词:诺贝尔奖 生物学 教学启示 核心素养 
发现与发明对自然科学的推进作用
《中华骨科杂志》2021年第3期133-136,共4页张英泽 
不断的发现和发明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关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谁更重要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站在自然科学的角度,从发现和发明的定义和相互关系、诺贝尔奖的发现和发明观、发现到发明再到理论的循环过程以及发现权与发...
关键词:诺贝尔奖 自然科学领域 循环过程 质疑精神 发明权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追根溯源 
疗望
《康复》2020年第9期4-5,共2页
山中伸弥:让细胞“返老还童”1962年9月4日,山中伸弥出生于日本大阪府。他是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创始人之一,2012年因对“体细胞重编程技术”的研究,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20世纪末,科学界的主流是研究怎么把胚胎多能干细胞分化...
关键词: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返老还童 体细胞重编程 组织细胞 山中伸弥 功能细胞 
愤世嫉俗、压制情绪、老往坏处想 等五种思维模式催人老
《养生保健指南》2020年第7期61-61,共1页李伟 
衰老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还是心理现象。一个人的心态或思维对其保持年轻起到重要作用。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以及健康心理学家伊丽莎·艾波联合开展研究,发现是端粒(染色体末端,也是染色体的保护箍)的长短,控制了...
关键词: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布莱克本 端粒 心理现象 染色体末端 生理现象 思维模式 愤世嫉俗 
5种思维模式催人老
《人人健康》2020年第11期67-67,共1页张梦楠 
衰老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还是心理现象。一个人的心态或思维对其能否保持年轻起到重要作用。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以及健康心理学家伊丽莎·艾波联合开展研究,发现是端粒(染色体末端,也是染色体的保护箍)的长短控...
关键词: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布莱克本 端粒 心理现象 染色体末端 生理现象 思维模式 伊丽莎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