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葳

作品数:41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主题:北京故宫博物院工艺美术收藏工艺品文物艺术品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收藏》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卫基金会有了新家
《中国收藏》2009年第6期20-22,共3页卢葳 
大卫基金会(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搬家了! 自2007年底,号称中国瓷器收藏仅次于台北故宫的大卫基金会因财政困难而宣布关闭以来,全世界的中国瓷器爱好者就在翘首期待其最终归属。
关键词:基金会 大卫 中国瓷器 财政困难 台北故宫 瓷器收藏 爱好者 
沉香收藏从品香开始
《中国收藏》2009年第5期120-123,共4页董杰(口述) 吴越(口述) 卢葳(整理) 
继紫檀、黄花梨之后,沉香成为又一备受藏界瞩目的“奇材”。然而,面对大量冲着摆件、挂坠、手串、把件而来的收藏爱好者和进门就索要“奇楠”的阔绰买家,经营沉香多年的专业行家们却有些郁闷:“我们常碰到的问题是,真正的好料无人...
关键词:沉香 收藏 黄花梨 爱好者 工艺品 紫檀 
工艺美术从工艺成长到艺术——中国工艺美术大展精品赏析
《中国收藏》2009年第3期122-127,共6页杨炳延 王山 卢葳(整理)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展”于日前落幕。本次大展由中国美术馆和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联合主办,被作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艺术活动之一。
关键词:中国工艺美术 艺术活动 精品赏析 中国美术馆 新中国成立 
淘瓷记——来自海外的寻宝人
《中国收藏》2009年第3期58-59,共2页卢葳 
面对大量涌现的文物艺术品,外国商人和藏家纷纷渡海来到中国“淘宝”。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一个英国人,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至今也被认为是中国瓷器最顶级的殿堂。这个人就是珀西沃·大卫爵士(Sir Percival David)。
关键词:海外 中国瓷器 文物艺术品 英国人 基金会 爵士 
为艺术品寻求最佳性价比
《中国收藏》2009年第1期148-149,共2页卢葳 
正当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得人们忧心忡忡时,位于美国贝弗利山的蔡以声拍卖行(LM.CHAITGALLERY/AUCTIONEERS)却完成了一场有声有色的艺术品大拍。
关键词:艺术品 性价比 金融危机 拍卖行 
千年弩机“复活”
《中国收藏》2009年第1期56-58,共3页于恩和(口述) 卢葳(整理) 
据传,弩的发明者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琴氏,共分为三部分:臂、弓、机,其中最重要的是“机”,一般装置在弩的后部。弩机一般为铜制,装在“郭”(匣状)内,包括钩住和放开弓弦的“牙”、作为扳机的“悬刀”、用于瞄准的“望山”、钩心...
关键词:复活 战国时期 发明者 
当代工艺美术逆流而上
《中国收藏》2008年第12期22-25,共4页卢葳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艺术品市场陷入了猜疑与不安。可就在许多门类都感到茫然无措的当口,当代工艺美术却逆流而上,展会、论坛、拍卖接连登场,且个个精彩。这个年轻的收藏门类,在今秋的特殊时节显得异常红火。
关键词:工艺美术 艺术品市场 金融危机 收藏门类 
别被当代艺术吓倒
《中国收藏》2008年第11期30-30,共1页卢葳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惊心动魄令不少人捏了把汗。“惨淡”、“空悲”、“滑铁卢”……从香港苏富比秋拍开始,当代艺术的灾难被无限放大,以至于人们开始怀疑,这些词究竟是用来形容当代艺术的,还是整个艺术品市场的。
关键词:当代艺术 艺术品市场 艺术市场 中国当代 
谁来为提香名买单
《中国收藏》2008年第10期26-27,共2页卢葳 
公爵卖画的消息一经传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大媒体都及时作了跟踪报道。西方两大媒体《卫报》和《纽约时报》还分别设立了专题讨论。事实看起来简单明了:要想把画继续留在英国的公共美术馆里展出,到年底之前,英国政府必须设法筹...
关键词:买单 提香 《纽约时报》 英国政府 专题讨论 《卫报》 美术馆 媒体 
吴冠中捐画有什么错
《中国收藏》2008年第10期28-30,共3页卢葳 方晓 
吴冠中曾说:“我的作品是为了人民的,不是遗产,钱和房子属于遗产,可以分掉。但是作品要给国家、人民,给大家看到。”针对日前吴冠中将113幅作品捐赠新加坡美术馆一事,国内网络论坛上掀起了一波不小的质疑声浪:“100年前是人家来抢,
关键词:吴冠中 网络论坛 作品 美术馆 新加坡 人民 遗产 捐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