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新海

作品数:30被引量:14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莱阳农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玉米杂交种玉米杂交种杂种农艺性状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山东农业科学》《种子世界》《作物学报》《陕西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研究被引量:21
《玉米科学》2005年第4期92-94,共3页星耀武 史新海 王慷林 张付娟 
作者分析研究了目前山东省3种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认为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最高,中间型玉米杂交种次之,平展型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最低。紧凑型玉米杂交种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增大密度使总粒数增多。因此,今后应大力选...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 株型 产量 农艺性状 
山东省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8
《玉米科学》2003年第2期59-61,85,共4页史新海 赵格 
通过对山东省1990~2000年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认为山东省紧凑型高产玉米杂交种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增加了穗粒数、穗行数、穗长、千粒重、生育期和抗病性。山东省1990~2000年紧凑型高产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
关键词:山东 紧凑型玉米 杂交种 农艺性状 产量 演变规律 
山东省中间型玉米杂交种主要性状选育目标的分析被引量:4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史新海 赵永厚 赵格 星耀武 于福新 
通过对 1 990~ 2 0 0 0年山东省高产玉米杂交种主要性状的分析研究认为 ,今后山东省中间型高产玉米杂交种的育种目标应在保持现有株高 (2 50cm± )、穗位高 (1 0 0cm± )、生育期 (1 0 3天± )、千粒重 (31 5g± )的基础上 ,着重增加...
关键词:中间型杂交种 性状 选育目标 玉米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的技术措施被引量:3
《种子科技》2003年第2期115-115,共1页史新海 
关键词:杂交玉米 种子产量 制种技术 栽培技术 
怎样鉴定玉米生产大田的杂交种子质量
《种子科技》2002年第4期230-231,共2页史新海 孙桂芹 
关键词:田间鉴定 玉米 生产大田 杂交种子质量 
山东省玉米生产和育种工作的进展及其展望被引量:5
《玉米科学》2001年第3期86-88,共3页史新海 刘存辉 赵尧先 李孝先 王茂广 
通过对 1970~ 1999年山东省玉米生产和育种工作的进展分析表明 :30年来 ,山东省玉米的栽培面积、产量和种植密度的发展速度较快 ;玉米育种方法变化不大 ,一直以杂交育种为主 ;70年代全部利用普通玉米 ,从80年代开始 ,逐渐利用了专用玉...
关键词:玉米 杂交种 育种 山东 
利用籽粒形态鉴定玉米杂交种纯度的方法被引量:3
《种子科技》2001年第2期110-110,共1页史新海 
关键词:玉米 杂交种 种子纯度鉴定 籽粒形态 粒色 顶色 花粉直感现象 
选种八忌
《种子世界》2000年第5期37-37,共1页史新海 燕增文 赵尧先 
盲从——人家种啥咱种啥
关键词:种子选择 新品种 生态适应性 成熟期 
山东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7
《玉米科学》2000年第2期33-35,42,共4页史新海 李可敬 孙为森 赵尧先 王金姣 李勇 
通过对山东省 70年代至 90年代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 ,认为玉米杂交种产量的提高 ,主要是由于选育了紧凑型品种而增加了密度、公顷粒数和提高了子粒千粒重 ,其次是增加穗行数和穗粒数 ;山东省 70年代至 90年代玉米杂交种主要农...
关键词:玉米 杂交种 农艺性状 演变规律 育种 
山东省玉米种质基础、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和杂交优势模式的研究被引量:5
《玉米科学》1999年第4期11-15,共5页史新海 孙旭亮 张竹青 刘新志 
1980 ~1997 年山东省玉米主要种质中,BSSS 系统系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兰卡斯特系统系呈逐渐下降趋势,塘4 平头和旅大红骨子系统系呈波浪式变化。90 年代,BSSS 系统系占43-3 % ,塘4 平头系统系占30-0 % ,兰卡斯特系统系占10-0 % ,旅大红...
关键词:玉米 种质改良 杂种优势群 杂交优势 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