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竟成

作品数:9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邵阳学院政法系更多>>
发文主题:缓刑罚金刑缓刑考察考验期辨析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求索》《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湖湘论坛》《生态经济》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论我国缓刑变更制度的完善被引量:1
《求索》2006年第3期107-108,137,共3页周竟成 
缓刑的变更包括缓刑考验期的变更和缓刑的撤销。我国缓刑变更制度尚存很多缺陷,应借鉴缓刑制度发达国家的相关规定,增设缓刑考验期的缩短和延长制度,完善缓撤销制度。
关键词:缓刑变更 缓刑撤销 缓刑考验期 
缓刑执行说辨析被引量:2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14-16,共3页周竟成 
正确把握缓刑的法律性质,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缓刑的存在价值,更科学地设置缓刑制度的内容,找准缓刑制度的重心与基点,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缓刑的价值与功能。笔者通过理论分析和立法推定,认为缓刑的法律性质都应归属于刑罚执行制度。
关键词:缓刑 法律性质 刑罚执行 
完善单位犯罪立法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湖湘论坛》2006年第3期76-77,共2页周竟成 
我国单位犯罪立法还不成熟,影响单位犯罪的司法适用与刑罚目的的实现,不能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在立法模式、主体范围、处罚原则等方面予以完善。
关键词:单位犯罪 立法完善 刑罚 
论我国缓刑考察制度的完善被引量:4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37-39,共3页周竟成 
缓刑考察是缓刑制度的关键,缓刑考察制度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了缓刑犯改造的成败,决定了缓刑制度能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我国缓刑考察制度在缓刑考验期的计算、缓刑考察主体及其职能设置、缓刑人义务设置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影响了缓...
关键词:缓刑 考验期 考察主体 缓刑人义务 
论罚金刑缓刑的设立被引量:2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27-29,共3页周竟成 
罚金刑缓刑兼具缓刑制度和罚金刑制度的优势。设立罚金刑缓刑制度可以弥补罚金刑和缓刑制度的不足并增强它们的功能,符合国际趋势和刑罚发展规律。我国应增设罚金刑缓刑制度。
关键词:罚金刑 缓刑 罚金刑缓刑 
与时俱进 改进党的建设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16-18,共3页周竟成 
党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要拿出改革的勇气和决心 ,大力推进党的民主建设 ,推进党的制度化、法律化建设 ,改进党的监督方式 ,增强党组织的活力。
关键词:共产党 党的建设 与时俱进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被引量:1
《生态经济》2003年第A10期156-158,共3页周玉翠 周竟成 
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01C006)部分成果
本文系统分析了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六大因素:自然地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发展因素、科技发展因素、市场因素、决策行为因素。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参考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业 可持续发展 因素 
从系统科学的分叉理论看“道德重建”之谬误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72-73,共2页周竟成 
在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 ,有人不恰当地提出了要进行“道德重建”。道德建设原本就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文章试从系统科学的分叉理论的视角 ,剖析这种“道德重建”
关键词:系统科学 分叉理论 “道德重建”论 道德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