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正伟

作品数:14被引量: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环境外交文化交流奥巴马政府奥巴马古罗马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东南文化》《历史教学问题》《国际问题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乔治三世在位后期国内形象的转变
《历史教学问题》2017年第4期81-86,共6页于玉民 夏正伟 
乔治三世在近代英国历史上颇富争议,长期以来遭受人们的指责与史学家的批评。然而,人们对于乔治三世形象带有贬抑的看法大多来源于其在位前期在政治领域的表现。自1783年小皮特上台任首相后,乔治三世在国内的形象经历了巨大的转变,由之...
关键词:乔治三世 王权 法国大革命 
1960-1970年代美国环保运动中的基金会研究——以福特基金会为例被引量:2
《历史教学问题》2016年第3期17-23,共7页夏正伟 王安龙 
1960-1970年代是美国环境运动发展的一个高潮期。美国慈善基金会作为一支非政府的民间力量,将资金、专业知识和制度化的管理运作于这时期的环保组织和项目,从而影响了环境运动。以"福特"等基金会为例,考察美国慈善基金会的动向和举措...
关键词:福特基金会 美国环保运动 资助 
克林顿政府的环境外交
《历史教学问题》2014年第4期29-34,共6页夏正伟 孔宁 
上海市一流学科“上海大学世界史”项目的资助
克林顿总统任期内,美国环境外交颇为引人瞩目,体现了1990年代美国参与国际环境事务的政策要旨。不过,这时的美国环境外交呈现出了从复兴再到回落的波动过程。本文主要探讨1990年代美国环境外交的特点,及影响克林顿时期美国环境外交取向...
关键词:美国环境外交 克林顿政府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全球视阈中的美国史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
《世界历史》2012年第6期146-150,共5页夏正伟 孔宁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第五期)"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J50106)的资助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全球视阈中的美国史研究”学术讨论会于2012年5月25-28日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全国六十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院 美国史研究 学术讨论会 年会 视阈 上海社会科学院 综述 上海大学 
试析奥巴马的环境外交被引量:4
《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第2期23-28,共6页夏正伟 梅溪 
上海大学"211工程"第三期项目"转型期中国的民间文化生态"(A.15-A011-09-001)资助
奥巴马政府调整其前任小布什政府强硬的单边主义环境外交政策,推出较为温和、务实的环境外交新政,比较重视节能减排及国际合作,取得一定成效。由于它未改片面追求美国利益的立场,国内又存在阻力和制约因素,其环境外交建树有限。
关键词:奥巴马政府 环境外交 
试析里根政府的臭氧环境外交被引量:3
《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4期13-21,共9页夏正伟 梁天亮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第五期)“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J50106)的资助
臭氧层问题以及围绕此达成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上个世纪80年代国际环境合作治理重大事件,美国关于臭氧层问题的政策是美国环境外交的重点。无论是臭氧层保护的国际协商,还是最终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美国是在“反环境”形象的里根总...
关键词:里根政府 臭氧层 环境外交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与中美关系
《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1期68-72,共5页许安朝 夏正伟 
为了应对全球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联合国于1972年6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首次人类环境会议。美国出于其环境外交的考虑和改善中美关系的愿望,积极策划邀请中国与会,并就中美两国在环境领域合作的可能性进行尝试,中关两...
关键词:环境外交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 中美关系 
试析尼克松政府的环境外交被引量:2
《世界历史》2009年第1期42-54,共13页夏正伟 许安朝 
在尼克松执政时期,环境成为美国外交的主要议题之一。尼克松政府通过北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国际组织,围绕环境监管、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主题进行外交活动。尼克松的环境外交体现出其先行一步的外交构想和具体的环境行动。...
关键词:尼克松 环境外交 联合国 北约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析古罗马的旅游现象被引量:3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55-160,共6页夏正伟 高峰 
在西方人的出行游历的历史中,古罗马迎来了一个新高潮。古罗马时期的旅行不仅获得了古代世界难得的时空条件,即在古代世界更广阔的地域空间展现其游历行走活动,而且还在近代旅游产生之前的西方旅游史上真正引入了现代人定义的旅游,即以...
关键词:古罗马 旅游 消遣 享乐主义 
对16世纪摩尔“羊吃人”论断的再思考被引量:1
《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2期61-65,共5页夏正伟 刘宗耀 
摩尔的“羊吃人”论断是对英国圈地现象的经典评论。然而,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英国的圈地活动并没有出现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流浪的现象。那时的圈地活动及其后果并没有像摩尔所说得那样严重,那些失去土地的人不仅可以从事于工场工...
关键词:英国 16世纪 圈地 流民 救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