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波

作品数:47被引量:22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沉积环境太原组遗迹化石下二叠统遗迹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煤炭学报》《石油地质与工程》《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煤层气产能预测研究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46-56,共11页金毅 郑晨晖 宋慧波 马家恒 杨运航 刘顺喜 张昆 倪小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72175);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1IRTSTHN007);河南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NSFRF220204)。
目的煤层气产能主要受地质和工程因素影响,阐明这些因素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机制是实现储层精细改造和煤层气井提产的基础。方法本文以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地质背景、储层物性和动态排采数据,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开展...
关键词:LSTM神经网络 BP神经网络 灰色关联分析 产能预测 
准南地区水溪沟矿区下侏罗统煤系气赋存规律
《中国煤炭地质》2024年第11期10-21,共12页云剑 宋慧波 李友谊 桑荣 胡斌 
新疆科技援疆计划“准南地区水溪沟矿区煤系气禀赋成藏地质条件及高效勘探技术转化及应用”(20241121680)。
准噶尔盆地南部水溪沟矿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发育褐煤及长焰煤,蕴含丰富的煤系气资源。本文对水溪沟矿区煤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地质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和进展:①煤系主要为辫状河及三角洲沉积环境,主要可采煤层厚度变化呈现西...
关键词:侏罗系 煤系气 煤系储层特征 准噶尔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太原组风暴沉积特征及环境模式被引量:1
《沉积学报》2024年第4期1370-1383,共14页宋慧波 张彬 于振锋 金毅 胡斌 牛永斌 张立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175);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1IRTSTHN007);河南理工大学创新型科研团队项目(T2022-05);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ZDYF050)。
【目的】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乡宁地区甘草山一带下二叠统太原组灰岩中发育多层风暴沉积,主要分布在L2、L3、L4和L5灰岩层中。【方法】基于岩性、沉积构造、遗迹化石和沉积序列研究,对该区碳酸盐岩风暴事件沉积序列中的侵蚀基底构造与生物...
关键词:太原组 风暴沉积 沉积环境 下二叠统 鄂尔多斯盆地 
分形界面吸附行为初探被引量:1
《煤田地质与勘探》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金毅 李娅妮 宋慧波 赵梦余 杨运航 陈泽楠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323004210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175);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1IRTSTHN007);河南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SFRF220204)。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研究是揭示煤层气成藏机理及高效开发煤层气的基础。已有研究表明,煤储层孔隙结构非常复杂且具有分形特征,煤层气在孔-固界面的吸附行为明显受到煤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对比分析几种常用气-固界面上的吸附模型,总结...
关键词:煤层气 吸附解吸 分形特征 孔-固界面 孔隙结构 吸附模型 
古生代psammichnitids(砂迹类)的行为习性演化及其生物古地理迁移被引量:1
《古地理学报》2023年第2期382-391,I0050-I0055,共16页张立军 庞志超 杨琦琦 樊柳 魏凡 宋慧波 牛永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602112);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2300410349);河南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编号:NSFRF200340);河南理工大学创新型科研团队项目(编号:2022-05)联合资助。
Psammichnites和Dictyodora为古生代海相环境典型的弯曲带状遗迹,是由具有虹吸器官的生物所形成的遗迹化石,一般被归入到psammichnitids。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样品分析,对古生代Psammichnites和Dictyodora的形态功能对比和时空分布特征...
关键词:Psammichnites Dictyodora psammichnitids 生物古地理 行为习性 古生代 
自然分形多孔储层复杂类型及其组构模式表征:理论与方法被引量:3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年第4期781-797,共17页金毅 刘丹丹 郑军领 董佳斌 王俏俏 黄欢 赵静妍 刘顺喜 宋慧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72175);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1IRTSTHN007)。
自然储层孔隙结构由于成因多样,往往表现为一种多元几何在尺度不变属性控制下的多尺度组配系统,其定量表征是精准评估储层静态物性以及有效揭示输运属性细观控制机制的关键。最新研究表明,分形对象是由相互独立的原始复杂性和行为复杂...
关键词:岩石力学 自然储层 孔隙结构 分形拓扑 复杂组构模式 定量表征 
滦河三角洲潮坪环境现代生物遗迹组合及其分布特征
《古地理学报》2022年第6期1179-1192,共14页王海邻 张彬 宋慧波 王长征 胡斌 张立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72104);河南理工大学创新型科研团队项目(编号:T2022-05)共同资助。
现代生物遗迹的特点、分布和组合特征及其与沉积环境、沉积物性质的关系,对遗迹化石及古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但现代生物遗迹研究起步较晚,国内研究成果较少。文中论述了滦河三角洲潮坪环境中现代生物遗迹的组成、组合与分布特征...
关键词:滦河三角洲 潮坪 现代生物遗迹 新遗迹学 
华北西部地区太原组不同古氧相遗迹化石组合特征被引量:1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5期58-67,共10页郑锋利 平瑞 宋慧波 胡斌 刘顺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72104);河南省基础与前沿研究项目(162300410256);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B2013-075)。
为了深入探讨华北西部地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不同古氧相遗迹化石组合特征,选取河南焦作、河南禹州、山西附城和太原西山4条露头较好的太原组剖面遗迹化石为研究对象,运用遗迹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遗迹化石及其围岩进行研究,并划分...
关键词:遗迹化石 遗迹组合 古氧相 太原组 华北西部地区 
东秦岭陕西聂家沟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沉积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古地理学报》2022年第4期649-662,共14页李飞洋 张立军 李泰然 杨琦琦 牛永斌 宋慧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602112);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12300410349);河南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编号:NSFRF200340);河南理工大学创新型科研团队(编号:2022-05)。
东秦岭陕西镇安聂家沟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育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序列,较完整地记录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前后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生物群落演替及环境变化等信息,是研究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前后生态环境变化与沉积响应的理...
关键词:碳酸盐岩微相 生物群落演替 沉积环境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 秦岭 
沁水盆地武乡南煤层气赋存主控地质因素及富集区预测被引量:16
《煤炭学报》2021年第12期3974-3987,共14页宋慧波 安红亮 刘顺喜 于振锋 金毅 王保玉 王长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72104);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81101013-1);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82300410127)。
通过对沁水盆地武乡南区块石炭—二叠系太原组15号煤和山西组3号煤的沉积环境、地质构造以及含气性和煤层赋存特征开展研究,探讨了煤层气富集主控地质因素,并采用模糊数学评价和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了研究区煤层气的有利富集区。结果表...
关键词:武乡南区块 煤层气 富集区预测 模糊评价 层次分析法 沁水盆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