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象乾

作品数:19被引量:10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牧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染色体饲用植物驼绒藜属植物核型染色体数目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草地学报》《畜牧与饲料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3种驼绒藜属植物花粉粒形态的研究被引量:1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年第11期56-57,共2页杨九艳 富象乾 
对华北驼绒藜、驼绒藜和内蒙古驼绒藜10种供试材料花粉粒形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其花粉粒均为球形,具散孔,分布均匀,孔圆形或近圆形。外壁上具颗粒状纹饰。3种植物花粉粒在大小、孔的数量、孔间距、孔的直径,外壁内、外层的厚度及其外...
关键词:驼绒藜属植物 花粉粒 形态 
3种驼绒藜属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年第11期63-66,共4页杨九艳 富象乾 阎贵兴 张素贞 
对华北驼绒藜、驼绒藜和内蒙古驼绒藜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种的染色体基数均为9,华北驼绒藜为二倍体,驼绒藜为四倍体,内蒙古驼绒藜为六倍体。这3种植物即使在同种植物内常因产地不同其核型也有差异。
关键词:驼绒藜属植物 染色体 核型分析 
内蒙古中温型草原带重要饲用植物细胞地理学研究被引量:6
《中国草地》1998年第1期4-10,14,共8页阎贵兴 张素贞 薛凤华 云锦凤 王六英 富象乾 李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基金
中国草原主要分布于中温带,内蒙古草原是我国中温带草原的主体。根据目前掌握的饲用植物染色体研究成果,对内蒙古中温型草原带森林草原亚带、典型草原亚带和荒漠草原亚带重要饲用植物的细胞地理学作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三个草原...
关键词:多倍体饲用植物 细胞地理学 内蒙古 草原 
低温对苜蓿品种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6
《中国草地》1996年第6期46-47,50,共3页陈雅君 崔国文 富象乾 
在低温条件下,测定了6个苜蓿品种子叶期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游离脯氨酸量的累积,对子叶期幼苗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苜蓿 品种 子叶期 游离脯氨酸 低温 
几个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期抗冻性的变化被引量:3
《中国草地》1996年第5期24-26,共3页陈雅君 富象乾 
利用渗透调节和低温处理的方法,测定了6个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期抗冻性的变化。
关键词:苜蓿 品种 种子萌发期 抗冻性 
三种驼绒藜属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9
《中国草地》1996年第1期67-71,共5页杨九艳 富象乾 阎贵兴 张素贞 
对华北驼绒藜、驼绒藜和内蒙驼绒藜染色体的研究结果表明,三个种的染色体基数均为9,华北驼绒藜为二倍体,驼绒藜为四倍体,内蒙驼绒藜为六倍体。这三种植物即使在同种植物内常因产地不同其核型也有差异。
关键词:驼绒藜 染色体 核型 
三种驼绒藜属植物花粉粒形态的研究被引量:2
《中国草地》1995年第3期7-11,共5页杨九艳 富象乾 
对华北骆绒藜,、驼绒藜和内蒙驼绒藜10种供试材料花粉粒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其花粉粒均为球形,具散孔,分布均匀,孔圆形或近圆形。外壁上具颗粒状纹饰。三种植物花粉粒在大小、孔的数量、孔间距、孔的直径,外壁内、外层的厚度及...
关键词:驼绒藜 花粉粒 
三种驼绒藜属植物营养器官内部构造的解剖被引量:16
《中国草地》1995年第2期32-37,共6页杨九艳 富象乾 曹自成 
对华北驼绒藜、驼绒藜和内蒙驼绒藜10个供试材料的根、茎、叶三个营养器官的横切面进行了观察,发现这三种植物的叶片具有比较典型的旱生结构,根和茎中都具有异常次生结构。
关键词:驼绒藜 营养器官 解剖构造 饲料作物 
35种国产饲用植物染色体数目的观测被引量:6
《中国草地》1995年第1期16-20,共5页阎贵兴 张素贞 薛凤华 云锦凤 王六英 富象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报道了中国北方草原35种饲用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包括禾本科13种,豆科13种,菊科4种,藜科5种;同时对每种植物的生境和地理分布也作了扼要介绍。
关键词:染色体数目 饲用植物 中国草原 
20种国产饲用植物的染色体核型研究被引量:1
《中国草地》1991年第6期1-10,共10页阎贵兴 张素贞 云锦凤 富象乾 王六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3860777
本文报道了国产豆科等4科8属20种饲用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其中15种在国内尚未见报道。供试材料中包括豆科苜蓿属4种、岩黄芪属2种、锦鸡儿属1种、野豌豆属5种;百合科葱属3种;藜科驼绒蔡属2种、地肤属2种;车前科车前属1种。研究结果...
关键词:核型 饲料作物 染色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