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作品数:11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杜甫《极玄集》晚年长安文化藏书家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诗歌研究》《艺术科技》《甘肃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陕西三原藏书家李锡龄家世、生平考略——以《李孟熙墓志铭》为中心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106-111,共6页张倩 张成竹 
陕西省“十三五”古籍整理重大项目——《陕西古代文献集成》(二编)项目子课题(SG17001·集067);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8GJ06)。
李锡龄是清代陕西著名藏书家,由其藏书汇刻的《惜阴轩丛书》保留了大量珍贵典籍,但李锡龄的生平事迹却湮没无闻。李锡龄的生平资料散见于地方志及各种非学术性刊物中,信息多有重复且细节处均付阙如。清代学者路德的《柽华馆文集》中载...
关键词:李锡龄 《李孟熙墓志铭》 生平 著述 
论《唐僧弘秀集》的编选宗旨与诗学思想
《艺术科技》2022年第16期17-19,共3页李常青 张倩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唐僧弘秀集》点校与考论”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YJA751029;2018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唐僧弘秀集》点校”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GJ06。
南宋江湖诗人李龏编选的《唐僧弘秀集》是现存仅有的一部宋人专选唐代僧诗的选本。将江湖诗风、《唐僧弘秀集》序言及选诗倾向联系起来可以发现,李龏通过选诗的方式展现了他对诗歌本质、诗教、儒释思想的深入思考。他将《唐僧弘秀集》...
关键词:《唐僧弘秀集》 李龏 诗学思想 
近四十年唐代僧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26-32,共7页张倩 龚一卓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YJA751029):《唐僧弘秀集》点校与考论;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8GJ06):《唐僧弘秀集》点校。
僧人之诗,以唐为盛。近四十年来,唐代僧诗研究成果显示,考据整理类成果集中于诗集校注、版本考证和诗僧生平考证。思想内涵与风格特色研究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以皎然、齐己、贯休、王梵志、寒山等人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僧诗与文化研究以...
关键词:唐代僧诗 回顾 反思 
论佛教视域下的《极玄集》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39-43,共5页张倩 刘则权 
《极玄集》是中晚唐之交一部极具佛教美学的选本。其浓厚的佛教美学意蕴与姚合生平、主张以及社会思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姚合生平好与僧人交往,并游历众多佛寺,其诗集中多处体现佛家思想;另一方面,"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内有宦...
关键词:《极玄集》 姚合 佛教 
唐诗美学研究综述(1978-2017)被引量:1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46-50,共5页张倩 刘则权 
唐诗美学研究随着改革开放逐渐兴起,按照研究的特点以及数量和成果,可以将其分为酝酿期、发展期、高涨期三个时期,受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思潮的影响,每一个时期具有相对应的特点。研究对象逐步深广、研究视角多元化、跨学科研究等,是唐...
关键词:唐诗美学 分期 特点与不足 
改革开放四十年《极玄集》研究综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74-80,共7页张倩 刘则权 
《极玄集》是"唐人选唐诗"选本之一。1978年以来,其研究经历了三个分期:1978-1988年是沉默期,鲜有文章论述《极玄集》;1989-1999年间是发现期,《极玄集》多作为探究诗人时所提及的作品;新世纪之后,陆续出现《极玄集》的专述论文,在版本...
关键词:《极玄集》 唐诗选本 研究体系 现状 
杜甫诗中的尚武精神与长安
《兰台世界(下旬)》2014年第9期138-139,共2页张倩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长安文化视域下的杜甫研究";编号13J163;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杜甫与长安文化研究";项目号13JK024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人才科技基金项目"杜甫与长安";编号RC1117
杜甫是著名的非战诗人,但杜诗却有尚武精神的表现。诗中对身份各异的将士极尽颂扬之词,多流露出对入幕边关的友人的羡慕,而且杜甫干谒边将,欲入军幕。究其原因,当是受到长安尚武精神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杜诗 长安 尚武 
安史之乱与杜甫理想的实现
《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156-159,共4页张倩 霍有明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长安文化视域下的杜甫研究"(13J16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人才科技基金项目"杜甫与长安"(RC111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创新团队资助计划
杜甫长安十年求仕未得到理想官职,但安史之乱却使杜甫得授左拾遗之职,使其"致君尧舜上"的理想有了现实的基础。杜甫对就任左拾遗有着极深的心理认同,主要表现为:授职之初感激涕零;拾遗任上恪遵职守;任上所作诗歌充满舂容祥和之气。杜甫...
关键词:杜甫 安史之乱 政治理想实现 
周弼《三体唐诗》版本源流考
《中国诗歌研究》2014年第1期307-314,共8页张倩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杜甫与长安文化研究”(编号2013JK024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宋人唐诗选本版本研究”(编号RW1201)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人才科技基金项目“杜甫与长安”(编号RC1117)
周弼《三体唐诗》是宋末的一部专选唐诗的选本,三体为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五言律诗,《四库全书总目》谓其首载《选例》。现存无宋本,元明清版本皆有,版本情况比较复杂,主要三个版本系统。二十卷本系统现存最早为元大德刊本,何小山、袁...
关键词:周弼 《三体唐诗》 版本源流 
杜诗对长安文化的多维透视
《理论导刊》2013年第7期108-112,共5页张倩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杜甫与长安文化研究"(2013JK024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人才科技基金项目"杜甫与长安"(RC1117);校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宋人唐诗选本版本研究"(RW1201)
长安文化对杜诗的形成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杜诗对长安文化的多维透视主要表现为对其宫廷文化、士文化和市俗文化的生动反映,其显示出全面性、犀利性以及重在对士文化展现的特征。长安文化的浪漫、世俗、执著的精神在杜诗中得到凝...
关键词:杜诗 长安文化 宫廷文化 士文化 市俗文化 透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